[发明专利]用于使用主动的拉回系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3790.7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3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T.沃莱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20 | 分类号: | B60R22/20;B60R22/34;A44B11/2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万欣;傅永霄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使用 主动 拉回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使用机动车的主动的拉回系统的方法,所述拉回系统包括带有带件(22)和布置在所述带件(22)的一个端部处的联结件(23)的至少一个安全带(21)以及可主动地电控制的带件锁(24)和可主动地电控制的、拉入或抛出所述安全带(21)的带件卷收器,其特征在于,根据事件主动地改变所述带件锁(24)和/或所述安全带(21)的位置(25,26)和/或所述带件锁(24)的运行状态(1,2,3,4),其中在所述带件锁(24)的第二运行状态(1,2,3,4)、联结状态(2)中,所述安全带(21)的联结件(23)与所述带件锁(24)的容纳部(28)力配合地和/或形状配合地相连接,并且由所述联结件(23)和容纳部(28)组成的复合单元(29)位于接近位置(30)中,其中在所述带件锁(24)的第三运行状态(1,2,3,4)、锁止状态(3)中,所述复合单元(29)存在于锁止位置(31)中,在所述锁止位置(31)中相对于所述接近位置(30)进一步将所述安全带(21)拉入到所述带件锁(2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事件使所述带件锁(24)和/或所述安全带(21)在静止位置(25)和运行位置(26)之间移动,其中,所述带件锁(24)在运行位置(26)中位于第一运行状态(1,2,3,4)、基础状态(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于下述事件中的至少一个:
·打开与所述带件锁(24)相关联的车门,
·车辆乘客坐在与所述带件锁(24)相关联的车辆座椅(27)上,
·从所述带件卷收器中拉出安全带(21),
·起动机动车,
使所述带件锁(24)和/或所述安全带(21)从所述静止位置(25)中移动到所述运行位置(26)中,
和/或由于下述事件中的至少一个:
·关闭与所述带件锁(24)相关联的车门,
·车辆乘客未坐在与所述带件锁(24)相关联的车辆座椅(27)上,
·停断机动车,
使所述带件锁(24)和/或所述安全带(21)从所述运行位置(26)中移动到所述静止位置(25)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件锁(24)的第四运行状态(1,2,3,4)、危险状态(4)中,所述复合单元(29)存在于张紧位置(32)中,在所述张紧位置(32)中相对于所述锁止位置(31)进一步将所述安全带(21)拉入到所述带件锁(24)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事件使所述带件锁(24)和/或所述安全带(21)在静止位置(25)和运行位置(26)之间移动,其中,所述带件锁(24)在运行位置(26)中位于第一运行状态(1,2,3,4)、基础状态(1)中,
在所述带件锁(24)的第二运行状态(1,2,3,4)、联结状态(2)中,所述安全带(21)的联结件(23)与所述带件锁(24)的容纳部(28)力配合地和/或形状配合地相连接,并且由所述联结件(23)和容纳部(28)组成的复合单元(29)位于接近位置(30)中,
在所述带件锁(24)的第三运行状态(1,2,3,4)、锁止状态(3)中,所述复合单元(29)存在于锁止位置(31)中,在所述锁止位置(31)中相对于所述接近位置(30)进一步将所述安全带(21)拉入到所述带件锁(24)中,
在系上(5)的过程中,使位于所述基础状态(1)中的带件锁(24)转移到所述联结状态(2)中,并且根据事件从所述联结状态(2)中转移到所述锁止状态(3)中,或者根据事件使从所述锁止状态(3)中转移到所述联结状态(2)中的带件锁(24)重新转移到所述锁止状态(3)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37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