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带采收自动解扣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15339.0 | 申请日: | 2017-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3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 发明(设计)人: | 江涛;邹海生;陈超;徐志强;洪扬;张拥军;朱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D44/00 | 分类号: | A01D44/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带 采收 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带采收自动解扣装置,包括上起吊绳、下起吊绳、绳扣,所述绳扣下部的窄槽的宽度小于下起吊绳头部的绳结的外径;还包括压块、驱动器、丝杆,所述驱动器与丝杆连接,丝杆带动压块横向移动;所述绳扣与平台贴合,平台上设置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接受到绳扣的触碰信号后,反馈电信号给控制单元,触发驱动器工作,驱动器带动丝杆横向行进,直至压块压紧绳扣;平台上设有扭簧,丝杆旋转力克服扭簧的阻力,压块与平台在导向销轴的带动下旋转,至绳槽一侧,使绳结进入绳槽,直至压块旋转接近90°时,下起吊绳在拉紧力的作用下,使绳结横向移动,脱离绳扣下部的窄槽,下起吊绳与绳扣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带采收时的辅助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海带采收自动解扣装置,属于渔业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带作为重要的海藻类经济价值,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工业价值。由于海带养殖方式与传统藻类养殖方式的不同,海带收割机械虽有多家科研单位进行过研究,但往往在经济适用性上存在缺陷,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目前海带收割机尚无成熟方案,大多处在原理样机的设计与研发阶段。其收割原理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在船体上设置拔杆、拖拽装置,将海带苗绳拖至船体上,然后进行人工解绳,从而减轻了人工拖拽的强度。二是在船体上增加切绳装置,将海带苗绳两端的吊绳直接由架绳上切断然后通过拖拽装置拖至船体上。由于海带架绳及苗绳在海水中的环境不同于陆地环境,其随潮汐、风浪会出现上下较大幅度的起落,架绳上下活动量可达1.5-2m左右,也就是说苗绳在海水中的水平位置会出现较大的上下位移。采用上述两类海带收割船进行作业时,由于海带苗绳水平位置的上下移动给苗绳的抓取以及对海带苗绳两端吊绳的切割都造成了困难,作业效率没有得到显著提升,而且极易形成海带漏收的情况。另外由于整根苗绳呈柔性状态,上述两类海带收获船采用拖拽装置进行输送时不能实现整根苗绳的平稳运输,不但在拖拉的过程中极易造成海带损伤,而且收获到船体上的海带摆放杂乱,给后期的卸船操作带来较大的困难。国内海带采收机均无法实现连续采收,有很多仅仅停留在想法上,且方案经过仔细推敲后,其方案大多不可行。无法实现机械化采收连续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传统海带平养模式,人工采收海带时,需要将长满海带的养成绳与浮绠绳连接的起吊绳人工割断并拖至运输船的甲板上,并且人工堆放,劳动强度巨大,非常辛苦。割断的起吊绳无法再次被利用,浪费严重。现有研发的海带采收机总体机械化程度不高,海带养成绳,还无法与浮绠绳自动分离。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海带采收自动解扣装置,包括上起吊绳25、下起吊绳3、绳扣4,所述绳扣4下部的窄槽的宽度小于下起吊绳3头部的绳结24的外径;还包括压块15、驱动器12、丝杆13,所述驱动器12与丝杆13连接,丝杆带动压块15横向移动;所述绳扣4与平台5贴合,平台5上设置微动开关23,所述微动开关23接受到绳扣4的触碰信号后,反馈电信号给控制单元,触发驱动器12工作,驱动器带动丝杆横向行进,直至压块15压紧绳扣4;平台5上设有扭簧21,丝杆旋转力克服扭簧21的阻力,压块15与平台5在导向销轴22的带动下旋转,至绳槽10一侧,使绳结24进入绳槽10,直至压块15旋转接近90°时,下起吊绳3在拉紧力的作用下,使绳结24横向移动,脱离绳扣下部的窄槽,下起吊绳3与绳扣分离。
进一步的,驱动器12是液压马达或减速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器12是直线输出的驱动机构与旋转输出的驱动机构相结合的装置,实现直线与旋转运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对扭簧21起横向导向作用的导轨6,导轨上设有底板7、监控绳扣转动角度的旋转编码器17;导轨与齿轮18啮合;齿条20固定在底板7上;平台5带动齿轮旋转90度,支架19沿导轨6直线移动一定距离,补偿浮绠绳8匀速移动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6是矩形、方形、圆柱形或燕尾形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53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高效割草车
- 下一篇:一种机械化采摘保健绿色食品食用菌金针菇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