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脆弱拟杆菌提取物在制备防治炎症性肠病的药物或食品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2667.5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1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智发朝;王晔;刘洋洋;白杨;王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知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741 | 分类号: | A61K35/741;A61P1/00;A61P1/04;A23L33/135;A23L33/125;A23K10/16;A23K20/163;A23C9/13;A23C19/09;A23G9/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银凤;万志香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脆弱拟杆菌 荚膜多糖 炎症性肠病 提取物 制备 防治 应用 发现 | ||
本发明涉及脆弱拟杆菌提取物在制备防治炎症性肠病的药物或食品中的应用,该脆弱拟杆菌提取物为脆弱拟杆菌荚膜多糖A。本发明意外地制备得到了分子量为5‑70KD的脆弱拟杆菌荚膜多糖A,并且意外地发现分子量为5~70KD的荚膜多糖A具有更好的防治炎症性肠病的功能,其效果远好于从脆弱拟杆菌NCTC 9343中提取得到的分子量为110KD的荚膜多糖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脆弱拟杆菌的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脆弱拟杆菌提取物在制备防治炎症性肠病的药物或食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不明原因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前者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的炎症,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后者为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而以末段回肠及临近结肠为主,多呈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蒋蔚茹.炎症性肠病的认识与治疗进展[J].上海医药,2010,05:207-210.)。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认为是基因上易感人群对肠道共生微生物产生过度的先天或后天免疫反应所致(蒋蔚茹.炎症性肠病的认识与治疗进展[J].上海医药,2010,05:207-210.)。
西方国家IBD发病年龄多呈双峰状分布,UC第一个发病年龄高峰为30-39岁,CD为20-29岁,UC和CD第二个发病年龄高峰为60-70岁,以第一个高峰病例数为多。亚洲国家IBD发病年龄第二高峰少见,UC和CD发病年龄高峰较西方国家延迟10年。
近20年来,IBD病例数在国内迅猛增加。1989-2007年间我国IBD文献报道病例数逐渐增多(Hu RW,Ouyang Q,ChenX et al.Analysis ofthe articles ofinflammatorybowel disease inthe literature Chinainrecent fifteenyears[J].ChinJ Gastroenterol,2007,12:74-77.)。Jiang等(Jiang XL,Cui HF.An analysis of10218ulcerative colitis cases in China[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2,8(1):158-161.)分析了1981-2000年国内文献报道的10218例UC患者,发现10年间病例数上升了3.08倍。Wang等(WangY,Ouyang Q;APDW2004Chinese IBD working group.Ulcerativecolitis in China: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3100hospitalizedpatients[J].JGastroenterol Hepatol,2007,22(9):1450-1455.)和中国IBD工作组(APDW 2004ChineseIBD Working Group.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515cases of Crohn’s diseasehospitalization in China:nationwide study from 1990to 2003[J].J GastroenterolHepatol,2006,21(6):1009-1015.)对1990-2003年间IBD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共收集3100例UC和515例CD患者,结果显示我国IBD住院患者呈逐渐增加趋势,粗略推测UC患病率约为11.6/10万,CD约为1.4/10万,增长情况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相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知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知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26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