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碳和氧气气体混合装置及混合气体助燃污染气体零排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09787.X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3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高振发;高鹏;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口新金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00 | 分类号: | B01F5/00;F23J15/00;F23J15/02;F23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沙岭***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氧气 气体 混合 装置 混合气体 助燃 污染 排放 系统 | ||
1.一种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气体助燃污染气体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二氧化碳和氧气气体混合装置、混合气储气罐、燃烧系统、储气罐、尾气处理系统和制氧设备;
其中,二氧化碳和氧气气体混合装置包括圆柱形混合桶、二氧化碳高压进气管和氧气高压进气管;其中,所述二氧化碳高压进气管和所述氧气高压进气管由外部通入所述圆柱形混合桶上端,并且所述二氧化碳高压进气管和所述氧气高压进气管的出气方向均沿所述圆柱形混合桶内壁螺旋向下;所述圆柱形混合桶的下端具有出气孔;
所述尾气处理系统与所述二氧化碳和氧气气体混合装置通过所述二氧化碳高压进气管连通;所述制氧设备与所述二氧化碳和氧气气体混合装置通过所述氧气高压进气管连通;所述二氧化碳和氧气气体混合装置的出气孔与所述混合气储气罐连通;所述混合气储气罐与所述燃烧系统连通;所述燃烧系统与所述储气罐连通;所述储气罐与所述尾气处理系统连通;
所述尾气处理系统包括脱硫、脱氮、脱脂、除杂系统,所述脱硫、脱氮、脱脂、除杂系统连接有中间半成品收集器;
所述尾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缓冲罐、分水箱、干燥系统、吸附系统、冷凝系统、精制系统、压缩机和冷冻机,所述储气罐与所述缓冲罐连通,所述缓冲罐与所述分水箱连通,所述压缩机作用于所述分水箱对尾气进行压缩,所述分水箱与所述脱硫、脱氮、脱脂、除杂系统连通,所述脱硫、脱氮、脱脂、除杂系统与所述干燥系统连通,所述干燥系统与所述吸附系统连通,以脱除油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硫化氢,所述吸附系统与所述二氧化碳和氧气气体混合装置连通提供经脱脂处理后的二氧化碳,以避免循环过程中有害物质浓度的增加而产生爆炸的危险;
所述吸附系统与所述冷凝系统连通,所述冷冻机作用于所述冷凝系统,所述冷凝系统与所述精制系统连通;
所述圆柱形混合桶的内壁设置有向内侧凸出并且竖直向下延伸的挡板,所述圆柱形混合桶内腔具有相互交错的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和所述纵向隔板与所述圆柱形混合桶内壁具有一定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气体助燃污染气体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混合桶的桶底设置为圆锥形桶底,所述出气孔设置于所述圆锥形桶底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气体助燃污染气体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和氧气气体混合装置的所述二氧化碳高压进气管和所述氧气高压进气管均通过流量控制阀控制进气量,控制氧气和二氧化碳进气比例为4.5:5.5至 7: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气体助燃污染气体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系统还连接有二氧化碳产品收集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气体助燃污染气体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和氧气气体混合装置、混合气储气罐、燃烧系统、尾气处理系统、制氧设备、储气罐和所述二氧化碳产品收集器均通过总控制系统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口新金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张家口新金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978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