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F55果葡糖浆中异戊醛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04291.3 | 申请日: | 2017-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5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进杰;关荣发;欧昌荣;楼乔明;徐大伦;杨文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L5/40 | 分类号: | A23L5/40;A23L5/20;B01D35/06 |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何仲 |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f55 葡糖 浆中异戊醛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去除F55果葡糖浆中异戊醛的方法,特点是该方法经(1)脱色、(2)大孔树脂吸附、(3)混床处理、(4)纸膜堆过滤和(5)蒸发后,得到异戊醛的含量低于3μg/kg的F55果葡糖浆成品,优点是无色透明,气味纯正且口感好,工艺线路及工艺控制点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去除异戊醛效果明显,去除率达到92%以上,微生物和重金属的含量也均低于GB/T20882‑2007和国际饮料科技家学会ISBT‑2006的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去除F55果葡糖浆中异戊醛的方法。
背景技术
异戊醛是影响果葡糖浆风味的异味物质之一,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以及国内部分知名企业已明确要求F55果葡糖浆按照国际饮料科技家学会ISBT-2006标准验收,即果葡糖浆中的异戊醛的含量小于5μg/kg(固形物11%时),异戊醛的主要由美拉德反应体系中亮氨酸发生斯特勒克降解产生,在生产中一般通过pH控制和温度控制,如中性pH和低温条件均可以减少异戊醛的产生,但实际生产过程中,高温和低pH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如何去除过程中产生的异戊醛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去除异戊醛效果明显,去除率达到92%以上的去除F55果葡糖浆中异戊醛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去除F55果葡糖浆中异戊醛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脱色:将异戊醛含量为80-200μg/kg、固形物36-41%、电导率为20-50μs/cm,pH为4.1-6.2,色值20-30RBU以及温度50-60℃的原料F55果葡糖浆加热至65-75℃后,按每吨果葡糖浆干基添加0.1-0.3kg活性炭的量加入活性炭,混合30-60min后,经过叶片过滤机滤除活性炭,得到清澈的异戊醛含量小于40μg/kg的果葡糖浆;
(2)大孔树脂吸附:将步骤(1)得到的果葡糖浆经过装有大孔树脂的树脂柱进行吸附,糖液流量为2-4倍树脂体积/小时,处理后的糖浆出料异戊醛小于8μg/kg且色值小于3RBU;当糖浆出料异戊醛大于8μg/kg(固形物11%时)或色值大于3RBU时,此时大孔树脂饱和,进料切换至新的树脂柱,收集异戊醛小于8μg/kg且色值小于3RBU的果葡糖浆;
(3)混床处理
将步骤(2)得到的果葡糖浆温度降至30-38℃后,送入装有混床阳阴树脂的混床柱,处理后的果葡糖浆中异戊醛小于3μg/kg且电导率小于5μs/cm且出料pH在3.3-4.5,当出料异戊醛大于3μg/kg或电导率大于5μs/cm或出料pH小于3.3时,此时混床树脂饱和,进料切换至新的混床柱,收集异戊醛小于3μg/kg且电导率小于5μs/cm且出料pH在3.3-4.5的果葡糖浆;
(4)纸膜堆除菌
将步骤(3)得到的果葡糖浆用带有静电吸附功能过滤器的纸膜堆,对糖液中的死菌体和活菌体进行截留直至出料微生物达到如下标准:细菌总数小于200CFU/10ml且霉菌小于10CFU/10ml且酵母菌小于10CFU/10ml;
(5)蒸发
将步骤(4)得到的糖液经蒸发除去部分水分,使最终产品的固形物浓度达到76.6-77.5%。
步骤(1)中所述的活性炭为干炭,水分含量<10%。
步骤(2)中所述的大孔树脂的型号为陶氏DOWEX OPTIPORE SD-2大孔吸附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42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式的防碰撞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降脂养生粥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