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智能导航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99763.0 | 申请日: | 2017-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2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 发明(设计)人: | 邵根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昱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航控制 机器人 机器人设备 机器人智能 导航管理系统 导航路线更新 导航系统设计 关键点信息 机器人导航 机器人硬件 控制子系统 导航路线 道路选择 工作内容 路线切换 日常维护 系统设计 运行过程 作业控制 不兼容 运行时 自主性 预制 自动化 应急 配置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智能导航控制方法,包括预制导航路线关键点信息,编定应急路线切换控制子系统,机器人硬件配置,机器人运行及导航路线更新等五个步骤。本发明系统结构简单,运行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机器人设备导航作业控制精度,并可提高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对道路选择及工作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可有效的对机器人导航控制方法及系统设计进行规范管理,提供机器人设备导航系统设计的通用性,克服因不同机器人间导航管理系统不兼容而导致机器人运行时发生导航控制失效及日常维护成本增加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控制方法,属机器人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设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机器人设备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当前为了提高机器人设备运行的工作效率、自动化程度及运行智能化,降低机器人工作及维护工作成本,当前在机器人运行过程中,均为不同程度为机器人设备配备了大量自动导航设备,用来提高机器人设备运行的自主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当前的机器人设备运行过程中,当前的导航系统往往均为简单的测距雷达设备、超声波测距设备及卫星导航设备来提高机器人的导航能力,但在实际使用总,当前的这类导航系统仅能简单满足线路导航和避障作业的需要,且可靠性及精度均相对较差,同时,当前机器人运行时所采用的导航控制管理方法和系统通用性相对较差,一方面易导致不同导航系统的机器人一同运行过程中对同一事件认定不同而发生碰撞的事故,另一方面也增加机器人设备日常管理维护工作的工作量和维护成本,因此不能有效满足当前对机器人设备应用的需要,针对这一现象,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机器人导航控制方法,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机器人智能导航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机器人智能导航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预制导航路线关键点信息,根据机器人运行作业范围,首先结合GNSS卫星导航系统规划若干机器人运行活动路线,然后在各活动路线中设点机器人导航识别节点、机器人运行服务节点,并依次制备各导航识别节点和机器人运行服务节点识别信息,然后将各机器人运行活动路线及各路线上的导航识别节点和机器人运行服务节点识别信息一同进行汇编,编制机器人运行导向路线程序,并将编制好的运行导向路线程序嵌入到机器人运行主程序;
第二步,编定应急路线切换控制子系统,完成第一步后,根据机器人运行作业范围固定设备、临时设备、活动设备、行人活动信息,统一编制机器人应急避让子程序和运行线路切换子程序,并将编订好的应急避让子程序和运行线路切换子程序嵌入到机器人控制主程序中,同时使得应急避让子程序和运行线路切换子程序与第一步编制的运行导向路线程序间通过索引子程序相互链接;
第三步,机器人硬件配置,在满足机器人自身运行要求的同时,为机器人配备监控摄像头、三维扫描摄像头、体感动作识别摄像头、测距雷达、激光数据采集器、红外数据采集器、无线网络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的监控摄像头、三维扫描摄像头、体感动作识别摄像头、测距雷达、激光数据采集器、红外数据采集器、无线网络通讯装置均至少两个,并环绕机器人轴线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昱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昱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97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