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式车钩锁紧机构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6716.0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5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杜利清;吴刚;张瑞;张晋伟;杨庆龙;李家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7/12 | 分类号: | B61G7/12;B61G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林倩 |
地址: | 2131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盘 折角 牵引杆头 锁紧 转架 封口 连接耳板 车钩锁 前侧面 锁紧杆 折叠式 铰接 部件结构 锁紧弹簧 向后延伸 一端开口 折角部位 后侧面 止挡面 挡面 夹持 两槽 内端 外端 生产成本 拉手 组装 侧面 | ||
一种折叠式车钩锁紧机构及其工作方法,包括牵引杆头、锁紧转架、中间体、锁盘、拉手,所述中间体的后侧面具有左右向且一端开口、一端封口的凹槽,封口端的内侧面为止挡面,中间体凹槽的上、下两槽壁各向后延伸,形成两连接耳板;所述锁紧转架具有上下两折角臂和连接在两折角臂内端之间的锁紧杆;所述牵引杆头固定在中间体的前侧面上,锁盘的前端插入中间体凹槽中,锁盘与中间体的两连接耳板铰接,两折角臂由其折角部位与中间体铰接,两折角臂的外端各与中间体的前侧面之间连接有锁紧弹簧;当牵引杆头与锁盘处于一直线上,锁盘的前端被夹持在中间体的止挡面与锁紧转架的锁紧杆之间。本发明简化了各部件结构且结构紧凑,方便了组装,操作方便,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叠式车钩锁紧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车钩装置是车辆重要零部件之一,能够传递和缓冲车辆之间的牵引力和冲击力,它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1248916.4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车钩组件适用于跨坐式轨道列车,为一种折叠式车钩。低地板有轨电车前端牵引车钩结构多样,有些折叠式车钩锁紧机构采取车钩的一钩件上的锁紧件嵌入车钩的另一钩件的槽中,车钩伸直处于锁紧状态,经长时间运用后,由于振动、冲击或其他外部干扰因素作用,锁紧件容易卡死或卡紧在槽内,导致无法解锁或解锁困难,给操作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折叠式车钩锁紧机构;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出上述折叠式车钩锁紧机构的工作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式车钩锁紧机构,包括牵引杆头,还包括锁紧转架、中间体、锁盘、拉手,所述中间体的后侧面具有左右向且一端开口、一端封口的凹槽,封口端的内侧面为止挡面,中间体凹槽的上、下两槽壁各向后延伸,形成两连接耳板;所述锁紧转架具有上下两折角臂和连接在两折角臂内端之间的锁紧杆;所述牵引杆头固定在中间体的前侧面上,锁盘的前端插入中间体凹槽中,锁盘与中间体的两连接耳板通过长销轴铰接, 锁紧转架的锁紧杆处于中间体凹槽开口一端的外侧,两折角臂将中间体夹持在其间,两折角臂由其折角部位通过短销轴与中间体铰接,两折角臂的外端各与中间体的前侧面之间连接有锁紧弹簧,所述拉手连接在锁紧转架的锁紧杆上;锁盘的前端能被夹持在中间体的止挡面与锁紧转架的锁紧杆之间。
所述锁盘前端的一角为斜面,当锁盘的前端被夹持时,锁紧转架的锁紧杆贴在锁盘的斜面上。
所述中间体凹槽的槽壁的外表面低于与其一体的连接耳板的外表面,从而形成肩部,锁紧转架的折角臂处于肩部的前侧,以肩部作为靠山。
所述锁紧转架的两折角臂在折角处各设有销孔,中间体凹槽的两槽壁的对应部位上各设有销孔,两短销轴分别通过折角臂上的销孔连接在中间体凹槽对应槽壁上的销孔中,使锁紧转架与中间体铰接。
所述中间体的两连接耳板上各设有销轴孔,所述锁盘的前侧设有销轴孔,所述长销轴插入两连接耳板上的销轴孔和锁盘上的销轴孔将中间体与锁盘铰接。
所述锁盘的销轴孔与长销轴之间设有衬套。
所述长销轴上设有分别处于锁盘与上下两连接耳板之间的耐磨板。
所述中间体的前侧面上且对应凹槽开口的一端设有上下两弹簧连接柱,弹簧连接柱上设有环状凹槽。
所述锁紧转架的折角臂的外端设有凹槽,形成钩状。
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折角臂的钩状外端上,另一端连接在对应的弹簧连接柱的环状凹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67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