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自动扶梯节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95957.3 | 申请日: | 2017-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8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孙蓉;任彦光;徐文欣;唐昊;韩道麟;韩鹏;陈敬萱;李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6B23/02 | 分类号: | B66B23/02;B66B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王灿 |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自动扶梯 节能 装置 | ||
1.智能自动扶梯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支架系统,连接系统,传动系统组成,传动系统由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组成,连接系统将传动系统的两部分连接,支架系统支撑连接系统和传动系统;
支架系统包括电机套筒(1)、支架一(14)、支架二(17)、特殊结构一(18)和特殊结构二(19);
连接系统包括锥齿轮一(2)、锥齿轮二(3)、锥齿轮三(4)和外壳;
传动系统包括直齿轮一(5)、直齿轮二(6)、电磁离合器一(7)、电磁离合器二(8)、同步带轮一(9)、同步带轮二(10)、同步带轮三(11)、同步带轮四(12)、同步带(13)、电磁离合器配套的直齿轮一(15)、电磁离合器配套的直齿轮二(16);
下行梯软件流程为:
(1.1)对系统进行初始化;
(1.2)检测下行梯负载量;
(1.3)下行梯负载的当前值与临界负载进行比较;
(1.4)若当前值小于等于临界负载值,电机处于电动状态,否则,电机处于发电状态;
(1.5)检测下行扶梯的运行速度;
(1.6)当前速度与预设速度进行比较,通过控制发电机来控制加载力矩,实现了驱动力和负载波动下的最优匹配;
(1.7)动态检测;
上行梯软件流程为:
(1.1)对系统进行初始化;
(1.2)检测上行梯、下行梯负载量;
(1.3)若上行梯上没有负载,则电磁离合器断开,电机处于发电状态;
(1.4)若上行梯上有负载,则对比上行梯负载量与下行梯负载量,若上行梯负载量远小于下行梯负载量时,电机处于发电状态,若上行梯负载等于下行梯负载,电机不做功,否则,电机处于电动状态;
(1.5)动态检测,
所述的支架系统中,电机套筒(1)为上下开口的圆柱体空腔,支架一(14)为直杆的两端竖直固定两根长短不一的直杆,支架二(17)为三节平铺的长方体直板并列而成,特殊结构一(18)和特殊结构二(19)为四角支柱与两块等大中央开孔直板拼接而成;
电机套筒(1)固定在支架二(17)中央上方,支架一(14)分两部分,分别垂直固定于支架二(17)两侧;
所述的连接系统中,锥齿轮一(2)、锥齿轮二(3)、锥齿轮三(4)为等大的圆台型齿轮,外壳为三块长方体直板拼接成的U型体且两侧开有等大的孔;
锥齿轮一(2)与直流电机相连,锥齿轮二(3)、锥齿轮三(4)与锥齿轮一(2)相啮合,且转动过程中,两者呈现相反的运动趋势;
所述的传动系统中,锥齿轮二(3)与直齿轮二(6)同轴联接,电磁离合器配套的直齿轮二(16)与直齿轮二(6)相互啮合,电磁离合器一(7)与同步带轮一(9)相连接,同步带轮一(9)和同步带轮三(11)之间用皮带相连;
锥齿轮三(4)与直齿轮一(5)同轴联接,电磁离合器配套的直齿轮一(15)与直齿轮一(5)相啮合,电磁离合器二(8)与同步带轮二(10)相连接,同步带轮二(10)、同步带轮四(12)之间由皮带相互连接在一起;
同步带轮二(10)、同步带轮四(12)经皮带相互联接,同步带轮一(9)、同步带轮二(10)由支架二(17)支撑,同步带轮三(11)由特殊结构二(19)支撑,同步带轮四(12)由特殊结构一(18)支撑;
锥齿轮二与直齿轮二同轴联接,与电磁离合器配套的直齿轮二、同步带轮二组成一个系统,锥齿轮三与直齿轮一同轴联接,与直齿轮电磁离合器配套的直齿轮一、同步带轮一组成一个系统,两个系统间经锥齿轮一间接联接;同步带轮二、同步带轮四经皮带相互联接,同步带轮一、同步带轮二由支架二支撑,同步带轮三由特殊结构二支撑,同步带轮四由特殊结构一支撑;通过两个锥齿轮来控制上下行梯的不同转向,同时若干个电磁离合器与同步带轮同轴联接,并且与锥齿轮同轴的直齿轮啮合,下方电机带动其转动,而且电磁离合器通过给定信号来控制与其所连电路的通断,进而实现扶梯分时分模块运行;
下行梯在负载超过临界值后运行时处于发电状态,上行梯运行时处于电动状态,下行梯产生的能量加电机的能量来供给上行梯运动,将传统扶梯中以热能损耗的能量转化为可利用的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595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