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4916.2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3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肖泽秀;郑旭;郑颂国;黄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5/17 | 分类号: | A61K35/17;A01K67/02;A61K35/1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宋静娜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动物 模型 构建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利用小鼠的树突状细胞体外包被处于凋亡状态下的淋巴细胞DNA 12小时后,通过尾静脉注射到小鼠体循环内来诱导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方法。本发明通过检测小鼠体内自身抗体水平的升高,小鼠淋巴组织的增生肿胀,以及后期小鼠肾脏的肾小球炎症性状改变等指标,对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进行评价。该种方法可以在2周内诱导出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且诱导成模率高达100%,是一种迅速、简洁、高效、免疫细胞和免疫原明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能够为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机制以及寻求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疾病模型的构建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常见的以多系统的器官组织慢性炎症性损害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晰,目前认为可能由遗传,炎症,激素和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引起机体免疫稳态失衡,调节紊乱,抗原抗体复合物,补体复合物沉积血管引起免疫反应以及血栓形成最终导致局部或全身组织器官损害。
系统性红斑狼疮暂不能治愈,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细胞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虽然糖皮质激素和能免疫抑制剂可有效缓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但是患者仍被疾病的药物的毒副作用、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而广受困扰。
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模型有自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模型如(NZB/NZW)F1代小鼠,MRL/lpr小鼠,BXSB/Yaa小鼠,这些小鼠基因背景不同于正常小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机制以及治疗的探究中有一部分局限性。除此之外还有诱导的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如同种异体淋巴细胞诱导的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活化淋巴细胞来源DNA皮下免疫诱导的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但同种异体淋巴细胞诱导的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需要将亲代鼠的T淋巴细胞注射到纯系鼠杂交的F1代上,对小鼠来源要求较高。活化淋巴细胞来源DNA皮下免疫诱导的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是目前较常见的诱导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模型,但是其在主动免疫性、特异性方面存在缺陷,且持续时间较短,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机制的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顾名思义就是将骨髓细胞特异性地诱导分化为专职抗原提成细胞--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是功能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它具树突状结构,具有活跃地摄取、处理抗原的能力,并高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小时CⅠ、Ⅱ类分子和CD80、CD86等共刺激分子,能有效地向T细胞呈递抗原、激发初次细胞免疫应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具有迅速、简洁、高效、免疫细胞和免疫原明确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处于凋亡状态下的淋巴细胞DNA;
(2)制备小鼠骨髓单细胞悬液;
(3)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分化;
(4)树突状细胞体外包被处于凋亡状态下的淋巴细胞DNA;
(5)将步骤(4)中制得的体外包被有处于凋亡状态下的淋巴细胞DNA的树突状细胞注射到小鼠体内;
(6)监测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状况。
优选地,所述树突状细胞来源于骨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49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丙烯腈-羧甲基壳聚糖复合血液透析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风冷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