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喷射操作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84494.0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6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D·杜莎;P·霍拉;J·L·托马斯;E·D·桑伯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30 | 分类号: | F02D4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志刚;赵蓉民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喷射 操作 | ||
本申请涉及燃料喷射操作。公开了一种操作每个气缸具有多燃料喷射器能力的发动机以适应在包括热发动机起动和冷发动机起动的各种工况下达到喷射器中的任何一个的最小燃料脉冲宽度状况的方法。该方法减少由低于最小质量的燃料喷射质量的变化所造成的发动机性能和排放变化。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整体涉及用于控制联接到内燃发动机的每个气缸系统的多个喷射器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可以配置有用于将期望量的燃料递送到燃烧室的各种燃料系统。示例燃料系统可以包括用于将燃料递送到燃烧室上游的进气道中的进气道燃料喷射器,以及用于将燃料直接递送到燃烧室中的直接燃料喷射器。其他发动机可以配置有多燃料喷射系统,对于每个发动机气缸,其包括例如进气道燃料喷射器和直接燃料喷射器中的每一个。
在发动机起动期间利用进气道喷射和直接喷射两者的一个示例方法包括利用进气道喷射和分流直接喷射(split direct injection),诸如由Surnilla等人在例如20140297159中所描述的。其中,在起动和起动转动期间应用分流燃料喷射(split fuelinjection),使得较低醇含量的燃料被进气道喷射,而较高醇含量的燃料作为一个喷射或多个喷射被直接喷射。
然而,本文发明人已经认识到这种方法的潜在问题。例如,当工况改变时,进气道喷射与直接喷射的比的期望相对量改变,并且多个直接喷射的比改变。在所有工况下,此类变化可能难以预测,特别是当操作者在利用踏板调整来起动期间可以或不可以进行干预。因此,所述喷射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达到喷射器的最小脉冲宽度极限,从而意外地引起不期望的富集(enrichment)。并且,即使当能够检测到此类情况时,也可难以适当地安排调整以补偿对车辆操作和排放的最小量的干扰。
发明内容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问题可以通过一种方法来解决,该方法包括:在冷发动机起动期间,在单个气缸循环期间喷射进气道燃料喷射、进气冲程直接燃料喷射和压缩冲程直接燃料喷射;并且响应于直接喷射中的一个达到最小直接喷射脉冲宽度,减小进气道燃料喷射与直接燃料喷射的比。
以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适当地控制进气道燃料喷射与直接燃料喷射的比,还可以适当地控制分流直接喷射的比。例如,如果直接喷射中的多个达到最小直接喷射脉冲宽度,该方法能够减小进气道燃料喷射与直接燃料喷射的比,同时调整直接喷射的比,以使直接喷射中的每一个的量更接近彼此,并且同时维持该循环的总体燃料喷射量。这能够维持分流直接喷射对发动机起动性能的有效性。相比之下,如果直接喷射中的仅一个达到最小直接喷射脉冲宽度,则该方法可以减小进气道燃料喷射与直接燃料喷射的比,同时维持直接喷射相对于彼此的比,并且同时维持该循环的总体燃料喷射量。以这种方式,假定可以确定未调整的比,则直接喷射相对于彼此的比能够维持得越长,在转换期间对发动机排放能够处理得越好,以提供最佳排放和燃料经济性平衡。当进气道燃料喷射器联接到至少部分经由高压燃料泵加压的高压进气道燃料喷射轨时,这种操作能够是尤为相关的,但其仍与仅经由低压电动马达驱动的提升泵加压的低压进气道喷射轨相关,其中,该高压燃料泵加压也用于对直接喷射燃料轨加压。
控制进气道喷射与直接喷射的比和/或直接喷射的分流比(split ratio)的技术效果可以是即使变化的条件意外地使燃料喷射中的一个达到最小允许脉冲宽度,也能够控制发动机排放和稳定的发动机操作。
应该理解,提供上述发明内容是为以简化形式介绍所选概念,所选概念将在具体实施例中进一步描述。这并非意味着确立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或基本特征,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保护范围由随附权利要求唯一限定。此外,所要求的主题不限于解决以上的或本公开的任何部分中提到的任何缺点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描绘内燃发动机的气缸的示例实施例。
图2示意性地描绘联接到具有双燃料喷射能力的发动机的燃料系统的示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44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