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道线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84083.1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0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穆治亚;贾会群;何昕;魏仲慧;吕游;张磊;何家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46;G06N3/04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2210 | 代理人: | 陶尊新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道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识别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车道线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视觉的人工智能导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项重要应用,因其方法简单、可适应复杂的道路环境被广泛应用到自主车辆的道路识别系统中。目前基于视觉的车道线检测算法包括基于特征和基于模型两类。基于特征的算法主要是利用颜色、纹理、形状等信息来提取车道线,但是当路面光照发生变化,标志线磨损,路面出现水渍、阴影等情况都将会影响检测效果。基于模型的算法首先估计道路模型,然后利用图像信息确定模型参数,常用的道路模型有直线模型,抛物线模型,三次样条曲线模型。大量研究发现:直线模型虽然算法简单运行速度快,但是不适合弯曲的车道线检测应用范围窄;抛物线模型易受复杂道路环境的影响鲁棒性不好;三次样条曲线模型虽然检测效果比较好,但是算法复杂计算量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道线检测的新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对两侧车道线整体建模,而且还能轻而易举的区分左右车道线。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道线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车道线的图像;
步骤二:对含有车道线的所述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出道路左右车道线的边缘点;
步骤三:将所述车道线构造成一个整体的函数模型,利用反馈神经网络,使用提取出的所述车道线边缘点,对函数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到一个开口向下的上凸函数;
步骤四:利用所述上凸函数的上凸性求出函数的最大值,确定最大值的左侧为左车道线,最大值的右侧为右车道线;使用最小二乘法对所述左右车道线进行重新拟合和重构,到达检测车道线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法将上凸函数的最大值点作为左右车道线的分界点,无需像其它方法那样事先人工预判出左右车道线的大体位置。减少了人工预判带来的误差,提高了左右车道线的检测精度。此外该方法有良好的普适性,在光照、阴影及其它路面标志干扰的情况下,对弯曲和直的车道线,都能检测出。
附图说明
图1为原始图像。
图2为45°直线滤波器和135°直线滤波器。
图3为车道线模型函数曲线图。
图4为左右车道的边缘点图。
图5为反馈神经网络对新的函数模型的重构结果。
图6为最小二乘法对新的函数模型左右两部分的重构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车道线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车道线的图像,如图1所示,根据RGB颜色空间到YUV颜色空间的转换公式Y=0.299R+0.587G+0.114B,将图像处理成灰度图。
步骤二:对所述含有车道线的灰度图,分别用如图2所示的45°和135°的直线滤波器滤波处理,将45°滤波图像和135°滤波图像叠加,进而提取出左右车道线的边缘点。
步骤三:将道路左右的车道线构造成一个整体的函数模型,如图3所示,分别为三种常见的车道线,即右转、直行、左转,使用提取出所述左右车道线的边缘点的坐标值,如图4所示,作为三层反馈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对函数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到一个确定的开口向下的上凸函数,如图5所示,完成了函数曲线模型的拟合。
步骤四:利用所述上凸函数的上凸性求出函数的最大值,如图5中“小圆圈”所示,即可确定最大值左侧为左车道线,最大值的右侧为右车道线,区分出左右车道线上的数据点,最后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左右车道线进行重新拟合和重构,如图6所示,到达检测车道线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40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泡沫保温材料的剖层机
- 下一篇:一种药片切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