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发酵蒲黄的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81935.1 | 申请日: | 2017-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8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吴炳新;褚新红;孙筱林;陆继臣;吕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株福尔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K36/899;A61K45/00;A61P29/00;A61K35/745;A61K35/7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402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发酵 蒲黄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发酵组合物及中药加工技术,特别是涉及中药蒲黄经微生物发酵达到增效目的,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蒲黄 (Pollen Typhae) 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 Typha angustifolia L. 东方香蒲 Typha orientalis Presl 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蒲黄是一味经典中药,从汉代起就开始使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其列为上品,味甘,微辛,性凉,有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止痛利尿等功效,主治血瘀所致的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和各种出血证。
近年来,人们对蒲黄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糖、甾类、黄酮类、脂肪烃类化合物、酸性成分和无机成分等。蒲黄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使用安全,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具有镇痛、抗凝促凝(与浓度有关)、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硬化、保护高脂血症所致的血管内皮损伤,提高体内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防治冠心痛、高脂血症和心肌梗死,兴奋收缩子宫、增强免疫力等作用,还有促进肠蠕动、抗炎、抗低压低氧等药理作用。
蒲黄属于花粉类中药,花粉粒坚硬的外壁阻止人体对其活性成分的吸收,将花粉粒破壁有利于对其进行深层开发与利用。历代以来,人们对蒲黄的炮制方法进行了多种探索,有蒸、焙、炒黄、纸包炒、炒黑等,其中以炒黄、炒炭为主,并一直沿用至今。已有的炮制技术不能充分利用其活性成分,或者因加热温度过高,破坏了蒲黄的活性成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发酵蒲黄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是将优选的菌种,加入到经预处理的蒲黄中,利用微生物生长活动产生活性物质,有效破除蒲黄花粉粒细胞壁和果胶类物质形成的物理屏障,打通蒲黄花粉粒内外壁的部分通道(萌发孔、萌发沟),从而使得内壁中的内含物从此通道释放出来,并实现对蒲黄成分的结构性修饰,同时,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与蒲黄成分产生协同作用,以达到提高药效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将药材蒲黄浸泡、配料、灭菌后,经红曲霉菌、双歧杆菌、乳杆菌发酵制得,具体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浸泡:加入药材蒲黄重量的3-30倍水,浸泡0.5-2.0小时,得到蒲黄水浸混悬液;
(2)配料:在步骤(1)得到的混悬液中加入葡萄糖、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磷酸氢二钾、7水合硫酸镁、7水合硫酸亚铁,调整pH值至6.5±0.5;
(3)灭菌: 105-121℃高温高压灭菌10-120min;
(4)接种:步骤(3)得到的灭菌后的蒲黄混合液,温度降至25-37℃,分级接种预培养好的红曲霉菌种中至少一种菌体培养液、双歧杆菌菌种中至少一种菌体培养液和乳杆菌菌种中至少一种菌体培养液;
(5)发酵:将步骤(4)得到的已接种的蒲黄混合液,在25-37℃环境下,按常规发酵条件培养3-15天,结束发酵,即得到所述的微生物发酵蒲黄的组合物。
所述的微生物发酵蒲黄的组合物中蒲黄的质量百分比为3-25%。
步骤(2)中所述的葡萄糖的加入量为0.1-2%(质量g/体积mL);所述的蛋白胨的加入量为0.1-1.0%(质量g/体积mL);所述的酵母提取物的加入量为0.1-0.5%(质量g/体积mL);所述的磷酸氢二钾的加入量为0.05-0.2%(质量g/体积mL);所述的7水合硫酸镁的加入量为0.02-0.07%(质量g/体积mL);所述的7水合硫酸亚铁的加入量为0.001-0.005%(质量g/体积mL)。
步骤(4)中所述红曲霉菌、双歧杆菌及乳杆菌的接种量分别为体积百分比1-10%,菌种来源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中国,北京)或者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中国,北京)。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用于发酵蒲黄的红曲霉菌选自红色红曲霉 、紫色红曲霉、普通红曲霉 ;双歧杆菌选自两歧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乳杆菌选自嗜酸乳杆菌、德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株福尔制药有限公司,未经三株福尔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19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