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胃蛋白酶抗性提高的纤维素酶酶E4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3368.7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4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姚冬生;王英;谢春芳;刘大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42 | 分类号: | C12N9/42;C12N15/56;C12N15/70;A23L29/00;A23K20/189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宇峰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胃蛋白酶 抗性 提高 纤维素酶 e4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胃蛋白酶抗性提高的纤维素酶E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定点突变改造的纤维素酶E4是由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的来源于褐色热单胞杆菌(Thermonospora fusca)的纤维素酶E4中制造多个氨基酸取代而产生的、对胃蛋白酶抗性更强的纤维素分解酶,所述的氨基酸取代是第691位和第800位的取代。本发明所述的纤维素酶E4不仅依然对纤维素具有催化功能,而且提高了其对胃蛋白酶的耐受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素酶胃蛋白酶E4,特别是一种对胃蛋白酶抗性提高的纤维素酶E4。
背景技术
纤维素酶是指能降解纤维素的一类酶的总称,是一个由多种水解酶组成的复杂酶系,主要来自于真菌和细菌。根据各酶功能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类:(1)葡聚糖内切酶(1,4-β-D-glucan glucanohydrolase,EC.3.2.1.4),来自于真菌简称为EG;来自于细菌简称成为Len,这类酶一般作用于纤维素内部的非结晶区,随机水解β-1,4糖苷键,将长链纤维素分子截断,产生大量带非还原性末端的小分子纤维素;(2)葡聚糖外切酶(1,4-β-D-glucancellobihydrolase,EC.3.2.1.91),来自于真菌简称为Cbh;来自于细菌简称成为Cex,这类酶作用于纤维素线性分子末端,水解β-1,4糖苷键,每次切下一个纤维二糖分子,故又称为纤维二糖水解酶 (cellobiohydrolase);(3)β-葡聚糖苷酶(β-1,4-glucosidase,E.C3.2.1.21,简称BG),这类酶将纤维二糖水解成葡萄糖分子。
作为纤维素酶的重要组成部分纤维素酶E4,它是由褐色热单胞菌(Thermomonospora fusca)产生的,T.fusca是一种生存在土壤中的嗜热的丝状放线菌,其产生6种结构和功能各有特点的纤维素酶。包括:两种外切纤维素酶,三种内切纤维素酶,褐色热单胞菌产生的另外一种,也是最为独特的一种纤维素酶为Cel9A(ex-E4),它同时表现出内切酶和外切酶的共同的活性,具有较高的研究利用价值,因此也是饲用酶制剂中纤维素用酶的首选。
我国配合饲料中除一般玉米-豆粕型日粮,还有在玉米-豆粕型日粮基础上加入10%-40%的大麦或小麦、次粉、麦麸、统糠、棉粕等非常规饲料原料,这使得饲料中非淀粉多糖(NSP)和植酸等抗营养因子增多降低了畜禽对饲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利用,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因此饲用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另外,外国低价格小麦、大麦产品的涌入,将进一步刺激饲用酶制剂的市场需求。目前,饲用酶制剂在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猪、家禽、反刍动物、水产动物的饲粮中。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微生物发酵方法可大量人工制成各种酶制剂,为其在饲料工业中大规模应用提供了保障。
麦类日粮中各种植物性饲料原料都由无数植物细胞构成,细胞的细胞壁包裹着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木质素等构成,饲料粉碎工序难以破坏细胞壁。单胃动物消化酶液无法消化细胞壁物质,而NSP酶降解细胞壁中的细胞壁物质,使细胞壁崩解,释放出被细胞壁包裹的养分,为动物所利用。作为NSP酶中重要组成部分纤维素酶发挥着重要作用。
饲料用酶是在进入养殖动物消化道之后发挥作用的,它本身作为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其发挥作用受到动物消化道环境的影响,而胃中较低的pH值可能对酶的活性有很大影响,降低了酶制剂的使用效率。因此获得具有蛋白酶抗性的酶制剂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胃蛋白酶抗性提高的纤维素酶E4。
本发明是对纤维素酶E4的基因进行定点突变。由褐色热单胞杆菌(Thermonospora fusca)中获得得纤维素酶E4已经被测序。GenBank登录号为 L20093.1,长度为2502bp,编码834个氨基酸残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33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