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品质白茶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2732.8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7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吕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上行山茶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付涛 |
地址: | 2467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品质 白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品质白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采摘后的鲜叶表面喷洒保毫液后,自然摊放,进行室温萎凋40‑48小时;(2)将经过萎凋处理后的鲜叶放入控温房中,室内的温度控制在40‑45℃,相对湿度为110‑150%,二氧化碳含量为3000‑3400ppm,50‑70min后取出;(3)将经过步骤(2)处理的茶叶采用理条机进行造形;(4)将造形后的茶叶在65‑75℃的烘箱中,烘干处理11‑16min后,制得成品。本发明提供的高品质白茶的加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制得的白茶,芽毫肥壮,汤色杏黄明亮,其香味物质易于溶于水中,极大地提升了白茶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白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品质白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属轻发酵茶,因其制作工艺不炒不揉,仅经过萎凋及干燥两道工序,制得成茶。外表满披白毫,呈白色,故称白茶。研究显示,白茶除了独特的口感,白茶及其提取物同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抗癌抗突变、抗菌、抗疲劳、降血糖、防辐射等多种生理功能。由于其独特的口感及其药理功效,白茶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普遍青睐,逐渐成为目前茶叶市场上的新宠。由于白茶在加工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其表面满披白毫的特点,不能对其进行造形处理,但是这种做法,会对白茶的口感造成极大的影响,使得其香味物质不能充分的溶于热水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不损伤鲜叶白毫的白茶进行造形处理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品质白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采摘后的鲜叶表面喷洒保毫液后,自然摊放,进行室温萎凋40-48小时,其中保毫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5-12份、柠檬酸铁铵14-18份、水250-300份;
(2)将经过萎凋处理后的鲜叶放入控温房中,室内的温度控制在40-45℃,相对湿度为110-150%,二氧化碳含量为3000-3400ppm,50-70min后取出;
(3)将经过步骤(2)处理的茶叶采用理条机进行造形;
(4)将造形后的茶叶在65-75℃的烘箱中,烘干处理11-16min后,制得成品。
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摊放时,将采摘后的鲜叶放置在竹匾上,每平方米摊放的1-1.2kg的鲜叶。
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保毫液的用量为每千克鲜叶使用150-200ml保毫液。
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理条机造形时,理条机的温度为98-101℃,投叶量为13kg,理条的时间为12-15min。
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高品质白茶的加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制得的白茶,芽毫肥壮,汤色杏黄明亮,其香味物质易于溶于水中,极大地提升了白茶的品质。步骤(1)中提供的保毫液,安全环保,不会影响白茶的口感,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危害,但是其能有效的提升鲜叶的白毫在茶叶表面的残留率,提升白毫在鲜叶表面的粘结力,可有效的防止白毫在造型的过程中,出现掉落的现象,最终使制得的白茶具有芽毫肥壮的特点;由于白茶加工过程中,不经过高温杀青处理,因此其鲜叶内的酶活性相对较高,步骤(2)中,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一方面可有效的降低鲜叶内酶的活性,防止茶叶内的营养成分损失过多,另一方面与高湿度的空气协同作用后,可除去茶叶上多余的保毫液,提升理条机的工作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厂家的条件作进一步调整,未说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条件。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上行山茶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上行山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27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光电设备电池组件检测装置传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