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电压、高循环型钴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61973.0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1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徐世国;丁文秀;栗志涛;靳亚辉;宋健巍;王星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25;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1 | 代理人: | 曾晓芒 |
地址: | 2141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 循环 型钴酸锂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电压、高循环型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制备表面包覆氟化物的钴源前驱体;
S2、将所述钴源前驱体与锂源球磨混合、煅烧、粉碎、过筛后,得到掺杂型钴酸锂材料;
S3、将所述掺杂型钴酸锂材料与含有包覆元素的化合物球磨混合、煅烧、粉碎、过筛后,得到最终的钴酸锂正极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电压、高循环型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物为氟化镁和/或氟化铝,所述包覆元素为Al、Ti、Zr、Co、Si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电压、高循环型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表面包覆氟化物的钴源前驱体步骤,具体如下:
S11、称取镁和/或铝的可溶性盐,将其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制出盐溶液;
S12、称取适量的氟化铵,将其溶解去离子水中,配制出氟化氨溶液;
S13、将钴源粉体加入至配制的所述盐溶液中,并加入氟化氨溶液搅拌;
S14、获得反应沉淀物并干燥,得到表面包覆氟化物的钴源前驱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高电压、高循环型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3具体为:在配制的所述盐溶液中加入钴源粉体,超声搅拌,使之形成10~80g/mL的稳定悬浊液,然后缓慢加入一定量配制好的氟化铵溶液,继续超声搅拌,直至反应完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高电压、高循环型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和/或铝的可溶性盐为硝酸盐、醋酸盐、氯化物、溴化物或碘化物,所述钴源为四氧化三钴、碳酸钴或氢氧化钴,所述锂源为碳酸锂、氢氧化锂、草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含有包覆元素的化合物为含有包覆元素的氢氧化物、草酸盐、硝酸盐、碳酸盐、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高电压、高循环型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加入氟化铵溶液之前,超声搅拌0.5~2h,加入氟化铵溶液之后继续超声搅拌0.5~4h,超声频率为20~60KHz,氟化铵溶液的滴加速率为20~100mL/min,若包覆的氟化物的化学式是MxFy,则滴加的氟化铵溶液的用量根据金属离子M的摩尔量:氟离子的摩尔量=x:y计算得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高电压、高循环型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覆的氟化物厚度为50~200n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电压、高循环型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锂源的加入量按锂/钴的摩尔比为1~1.05计算得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电压、高循环型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和S3中,球磨混合时间为1~5h,保温时间为3~15h,煅烧过程中需要不断通入空气作为反应所需要的氧气源,且步骤S2中的煅烧温度为800~1100℃,步骤S3中的煅烧温度为800~1000℃。
10.一种高电压、高循环型钴酸锂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电压、高循环型钴酸锂正极材料由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19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