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调度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57509.4 | 申请日: | 2017-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0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祥;刘林会;赵皎平;李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韩畅 |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调度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车辆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服务器侧,包括
S1.获取候车区域中空车位数量信息和候车人数信息,所述候车区域为供旅客排队的排队区,所述候车区域外设置蓄车池;
S2.根据获得的空车位数量和候车人数信息控制候车区域车辆入口处道闸抬杆,放行计划数量的车辆进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包括:服务器根据获取的空车位数量和候车人数信息确定允许进入候车区域车辆的所述计划数量,并将该计划数量信息发送至所述道闸的控制器以使道闸抬杆放行相应数量的车辆进入;或者
服务器根据获取的空车位数量和候车人数信息将该信息发送至调度人员的手持控制终端,以使调度人员根据收到的该信息确定允许进入候车区域车辆的所述计划数量,并将该计划数量信息发送至道闸的控制器以使道闸抬杆放行相应数量的车辆进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候车区域车位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车位是否有车辆停留的车检器,车检器通信连接所述服务器以将检测的信息传输至服务器;和
候车区域设置有视频采集装置,视频采集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服务器,以使服务器能够通过采集的视频影像统计出候车旅客人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候车区域的车辆入口处设置道闸系统,所述道闸系统包括所述道闸、地感线圈装置和车牌识别装置;所述道闸抬杆放行时,地感线圈装置检测到有车辆达到所述车辆入口,则将检测到的信息传输到道闸控制器,道闸控制器执行一次抬杆动作,车辆进入候车区域后落杆,车牌识别装置采集该进入车辆的车牌信息传输至服务器进行入场记录的存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服务器接收智能移动终端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并反馈输入界面至智能移动终端,以供输入乘车登记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接收智能移动终端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具体包括:提供存储有服务器链接地址的二维码以使智能移动终端能够通过扫描二维码通信连接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服务器获取旅客提供的预约车辆信息以及接车时间信息,并根据该信息提前通知预约车辆入场,且将预约车辆信息发送至道闸控制器以使道闸对该预约车辆抬杆放行。
8.一种车辆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手持控制终端侧,包括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候车区域空车位信息和候车人数信息,放行计划数量的车辆进入候车区域,所述候车区域为供旅客排队的排队区,所述候车区域外设置蓄车池。
9.一种车辆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检器:设置在候车区域停车位上且通信连接服务器,用于检测是否有车辆停留并将检测到的信息传输至服务器,所述候车区域为供旅客排队的排队区,所述候车区域外设置蓄车池;和
视频采集装置:设置在候车区域且通信连接服务器,以使服务器能够通过采集的视频影像统计出候车人数;
还包括所述服务器:用于获取候车区域中空车位数量信息和候车人数信息,并根据获得的空车位数量和候车人数信息控制候车区域车辆入口处道闸抬杆,放行计划数量的车辆进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持控制终端,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候车区域空车位信息和候车人数信息,放行计划数量的车辆进入候车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候车区域车辆入口处设置的道闸系统,道闸系统包括所述道闸、地感线圈装置和车牌识别装置,道闸的控制器通信连通服务器或手持控制终端,能够被服务器或手持控制终端控制;地感线圈装置电路连接道闸控制器,车牌识别装置电路连接道闸控制器或通信连接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750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