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机及压缩机的吸气管组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4860.8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7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郑江鹏;郭永;赵元铁;张河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12 | 分类号: | F04B39/12;F04B3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岳永先 |
地址: | 528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吸气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及压缩机的吸气管组安装方法,该压缩机包括主壳体、储液器、气缸,及吸气管组,吸气管组包括:中间隔热管,该中间隔热管的一端密封连接于气缸的吸气孔、另一端向主壳体外延伸;排液管,该排液管的一端密封连接于储液器、另一端环绕中间隔热管的外周壁并与该中间隔热管密封连接;设置于主壳体上的导管,中间隔热管和排液管形成的冷媒流路穿过该导管延伸;密封固定于冷媒流路的外周壁的密封板,其封闭导管的靠近储液器的管口。该压缩机能够在改善压缩机吸气过热的问题的同时,使得气缸的吸气孔与导管之间存在高度偏差时,中间隔热管能够正确的安装,且不对中间隔热管的材料提出过高的弯曲性能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压缩机。与之相对应地,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压缩机的吸气管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压缩机一般包括主壳体和储液器,储液器与主壳体之间通过吸气管组连接,以使得储液器内的冷媒能够流入主壳体内安装的气缸内进行压缩,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从而实现压缩→冷凝(放热)→膨胀→蒸发(吸热)的制冷循环。
制冷循环过程中,压缩机的主壳体内为高温高压气体,而吸气管组始终密封连接储液器与主壳体,主壳体的热量很容易通过吸气管组的外壁传导至吸气管组内部流动的低温气态冷媒中,造成吸气过热问题。研究表明,吸气过热是影响压缩机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避免该问题,现有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105221431A)中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组件,其为了消除吸气过热问题,在吸气管组内增设隔热管,用于阻隔主壳体的热量向吸气管组内部流动的气态冷媒的传导。然而,这使得吸气管组的部分区域形成为四层管体(隔热管、中间管、导管及储液器的排液管)嵌套结构,结构复杂,不利于生产制造。并且,吸气管组内的管体焊接时极容易出现由于焊接不良导致的泄漏。
因此,在此基础上,现有的解决方案是采用中间隔热管,即将隔热管和中间管用一根具有隔热效果的管体替代,以简化吸气管组的结构。但是,实际装配过程中,主壳体上的导管的管轴线高度与主壳体内的气缸的吸气孔的孔轴线高度之间难以避免的存在高度差,储液器的排液管自导管伸入,并与导管保持轴线重合,则排液管的管轴线与气缸的吸气孔的孔轴线之间必然产生偏差,而中间隔热管的两端需要分别密封连接气缸的吸气孔与排液管,因此,排液管与气缸的吸气孔之间的孔轴偏差要求中间隔热管具有良好的弯曲变形能力,以适应上述的安装偏差,但实际上,导热率低、强度高的材料往往弯曲变形能力较差,中间隔热管的选材难以兼顾隔热、安装强度以及弯曲变形能力三方面。
综上,现有的吸气管组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压缩机及压缩机的吸气管组安装方法,该压缩机能够以较为简单的吸气管组结构,在改善压缩机吸气过热的问题的同时,使得气缸的吸气孔与导管之间存在高度偏差时,中间隔热管能够正确的安装,且不对中间隔热管的材料提出过高的弯曲性能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主壳体和储液器,所述主壳体内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储液器之间通过吸气管组密封连接,所述吸气管组包括:
中间隔热管,该中间隔热管的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气缸的吸气孔、另一端向所述主壳体外延伸;
排液管,该排液管的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储液器、另一端环绕所述中间隔热管的外周壁并与该中间隔热管密封连接,以形成用于所述储液器内的冷媒进入所述气缸的冷媒流路;
导管,该导管设置于所述主壳体上,所述中间隔热管和所述排液管形成的所述冷媒流路穿过该导管延伸;
密封板,该密封板密封固定于所述冷媒流路的外周壁上并封闭所述导管的靠近所述储液器的管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48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防尘装置
- 下一篇:空压源管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