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带式输送机的防打滑悬挂式辅助驱动装置及工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43018.4 | 申请日: | 2017-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6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 发明(设计)人: | 谭超;满溢桥;王忠宾;刘婷;王如;魏东;樊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5G23/08 | 分类号: | B65G23/08;B65G23/4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气压杆件 托辊架 悬挂板 输送带 底板 带式输送机 安装架 电机轴 打滑 辊子 悬挂 驱动 辅助驱动装置 张紧弹簧 悬挂式 工业生产领域 延长使用寿命 辊子安装 受力均匀 驱动力 减小 磨损 对称 摩擦 电网 传递 保证 | ||
1.一种用于带式输送机的防打滑悬挂式辅助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7)上,顶部与输送带(16)接触,两侧分别通过托辊支撑板(5)设有斜辊(4),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机轴安装架(1)、驱动辊子(2)、悬挂板(3)、托辊架底座(6)、张紧弹簧(8)、气压杆件(9)和悬挂底板(10);
其中托辊架底座(6)设置在带式输送机沿线的机架(7)上,悬挂底板(10)设置在托辊架底座(6)的中间位置,悬挂板(3)设置在悬挂底板(10)上,悬挂板(3)下方设有多个气压杆件(9),气压杆件(9)底部通过悬挂底座(10)与托辊架底座(6)相连接,每个气压杆件(9)外侧设有张紧弹簧(8),悬挂板(3)两侧对称设有电机轴安装架(1),驱动辊子(2)安装在电机轴安装架(1)上,驱动辊子(2)的顶部与输送带(16)接触,通过摩擦传递驱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打滑悬挂式辅助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辊子(2)由轮毂电机(11)和驱动辊子壳体(12)构成,驱动辊子(2)利用轮毂电机(11)的电机轴作为固定轴,通过将轮毂电机(11)的电机轴安装固定在在电机轴安装架(1)中,轮毂电机(11)带动驱动辊子壳体(12)旋转,从而实现辅助驱动力的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打滑悬挂式辅助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机(11)为减速齿轮在内部的无刷有齿轮毂电机;轮毂电机(11)通过直流调速控制器实现电机启停与调速控制,直流调速控制器与PLC控制器的从站连接,PLC通过检测带式输送机的运行速度,得到速度信号,并将调速信号通过从站发给直流调速控制器,实现对轮毂电机(11)速度的同步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打滑悬挂式辅助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辊子壳体(12)外表面由耐磨防滑材料制成,将驱动辊子壳体(12)外表面设有成网状凸起纹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打滑悬挂式辅助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杆件(9)设置在张紧弹簧(8)中间,张紧弹簧(8)支撑悬挂板(3)并调整悬挂板(3)的位置,气压杆件(9)为张紧弹簧(8)作导向并限制驱动辊子(2)的高度调节范围,防止因物料负载压力过小导致驱动辊子(2)过高而撒料,以及防止因物料负载压力过大导致驱动辊子(2)过低而使承载间隙变大,不利于承载物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打滑悬挂式辅助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带式输送机机架(7)上间隔设有多个承载托辊(14)和多个防打滑悬挂式辅助驱动装置(15),承载托辊(14)和防打滑悬挂式辅助驱动装置(15)两者间距设置在1.0至1.5米范围内,在带式输送机上运段,间距为1.0米,在带式输送机水平段和下运段,间距为1.5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打滑悬挂式辅助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打滑悬挂式辅助驱动装置(15)安装位置与承载托辊(14)具有互换性,其中托辊架底座(6)、斜辊(4)、托辊支撑板(5)均为相同结构。
8.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打滑悬挂式辅助驱动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经过防打滑悬挂式辅助驱动装置(15)的输送带(16)上的物料较少时,物料负载压力小于张紧弹簧(8)的张力,在张紧弹簧(8)张力的作用下,张紧弹簧(8)和气压杆件(9)伸长,驱动辊子(2)的位置上升,将此处的输送带(16)进行张紧,增大了驱动辊子(2)与输送带(16)间的正压力,从而使最大静摩擦力大于驱动辊子(2)的圆周驱动力,避免打滑以保证辅助驱动力的输出;
当经过防打滑悬挂式辅助驱动装置(15)的输送带(16)上的物料较多时,物料负载压力大于张紧弹簧(8)的张力,在物料负载压力的作用下,张紧弹簧(8)和气压杆件(9)缩短,驱动辊子(2)的位置下降,降低了此处输送带(16)的张紧程度,使输送带(16)与驱动辊子(2)间的正压力减小,避免因物料多、位置高而撒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301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装备制造用刀具调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压驱动的转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