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焊片自动胀管穿管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1318.0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5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军;陈立峰;刘鹏;齐明武;金兆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银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729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管 冷却管 运输机构 紊流片 焊片 工作台 上料传送带 穿管装置 运输横梁 胀管 上料装置 物力成本 轨道 运输 装入 自动化 节约 加工 | ||
1.带焊片自动胀管穿管线,包括工作台(100),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00)上设置有冷却管上料传送带(110)、紊流片上料传送带(120)、焊片上料装置(200)和用于紊流片、焊片装入冷却管的穿管装置(300),工作台(100)上方设置有运输横梁(130),运输横梁(130)上设置有运输冷却管的第一运输机构(111)和运输紊流片的第二运输机构(121);穿管装置(300)包括用于穿管的穿管轨道(310),冷却管和紊流片分别对应经第一运输机构(111)和第二运输机构(121)至穿管轨道(310)与冷却管进行穿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焊片自动胀管穿管线,其特征在于:焊片上料装置(200)包括支撑架(210),支撑架(210)上设置有盛放焊片的盛放盘(211)和传送装置(220),盛放盘(211)与传送装置(220)通过焊片带相连,传送装置(220)包括设置在运输横梁(130)上的进给电机(221)和压紧轮(223),进给电机(221)连接有进给轮(222),焊片的两侧贴紧进给轮(222)和压紧轮(223);传送装置(220)还包括张紧导向装置(224);焊片带通过张紧导向装置(224)水平进入压紧轮(223)和进给轮(222)之间,穿管轨道(310)的正上方设置有用于焊片带导向的导向管(230),导向管(230)垂直固定在运输横梁(130)上;焊片带的端部通过导向管(230)落在穿管轨道(310)的上方;沿导向管(230)的路径上设置有切割装置(240),切割装置(240)包括割刀(241)和带动割刀(241)运动的割刀气缸(242),割刀(241)通过割刀气缸(242)对焊片带进行剪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焊片自动胀管穿管线,其特征在于:第一运输机构(111)设置在运输横梁(130)的前侧,第二运输机构(121)设置在运输横梁(130)的后侧;冷却管上料传送带(110)设置在运输横梁(130)前侧的工作台(100)上,紊流片上料传送带(120)设置在运输横梁(130)后侧的工作台(100),冷却管上料传送带(110)设置在穿管轨道(310)的一侧,紊流片上料轨道设置在穿管轨道(310)的另一侧;穿管轨道(310)包括位于运输横梁(130)后侧的紊流片进给轨道(311)和前侧的冷却管固定轨道(3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焊片自动胀管穿管线,其特征在于:紊流片进给轨道(311)包括推进轨道(313)和设置在推进轨道(313)上的滚珠丝杆副,滚珠丝杆副包括沿推进轨道(313)滑动的推动滑块(314);导向管(230)设置在紊流片进给轨道(311)和冷却管固定轨道(312)过渡区的上方,推动滑块(314)推动推进轨道(313)上的紊流片运动,紊流片带动导向管(230)下端伸出的焊片进入冷却管固定轨道(312)上的冷却管内进行装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焊片自动胀管穿管线,其特征在于:第一运输机构(111)包括沿运输横梁(130)运动的第一横向移动装置(112)和设置在第一横向移动装置(112)上的第一抓取机构(113);冷却管上料传送带(110)和冷却管固定轨道(312)之间设置扩口装置(400),第一抓取机构(113)包括第一安装横梁(114),第一安装横梁(114)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夹爪(115)和第二夹爪(116);冷却管上料传送带(110)、扩口装置(400)、冷却管固定轨道(312)之间相互平行,扩口装置(400)距离冷却管上料传送带(110)、冷却管固定轨道(312)之间的距离相等且等于第一夹爪(115)和第二夹爪(116)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焊片自动胀管穿管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料装置(500),收料装置(500)相对于冷却管传送带设置在冷却管固定轨道(312)的另一侧,收料装置(500)和冷却管固定轨道(312)之间设置有检测装置;运输横梁(130)上设置有第三运输机构,第三运输机构和第一运输机构(111)结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银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银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13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