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禽白血病病毒A/B/J亚群特异性抗体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0963.0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3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刚;李秀梅;张加勇;杨志;徐佳;王芳;汪淼;张俊峰;吕园园;杨二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洛阳现代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G01N21/76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张随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白血病病毒 特异性 抗体 试剂盒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检测禽白血病病毒A/B/J亚群特异性抗体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该试剂盒包括发光微孔板、封口膜、受体微球Ⅰ、受体微球Ⅱ、供体微球、校准品和分析缓冲液;所述受体微球Ⅰ上标记禽白血病病毒A/B亚群His‑cENV蛋白,受体微球Ⅱ上标记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His‑gp85蛋白;供体微球标记兔抗鸡二抗。检测是首先对采集的样本血清进行预处理,然后将受体微球Ⅰ、受体微球Ⅱ、供体微球和样本血清按要求加入到发光微孔板上,在680nm激发光下检测光信号值。该方法实现了对禽白血病病毒A/B/J特异性抗体的检测,不用洗涤,操作简单,检测灵敏,特异性和稳定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动物疾病检测,具体地,涉及检测禽白血病病毒A/B/J亚群特异性抗体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禽白血病是指由反转录病毒科甲型反转录病毒属禽C型反转录病毒群引起的以禽类造血组织中某些细胞成分过度增生为主的各种可传染的肿瘤性疾病。以禽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白血病和成髓细胞性白血病较为常见,通过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两种方式在世界各国鸡群中广泛流行,引起鸡死亡、消瘦、贫血、生长发育不良,同时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和免疫抑制,是危害养禽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感染鸡群的禽白血病病毒(ALV)群主要分为A、B、C、D、E、J六个亚群,其中A、B亚群毒株基因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具有相近的病毒特性。A、B、C、D和J亚群是外源性的,E亚群主要以前病毒的形式存在,是内源性的。A、B亚群在鸡群中较常见的,而C、D亚群较少见,J亚群是一种新的禽白血病病毒亚群。
我国A/B/J亚群禽白血病的发生已相当普遍,临床病例从最初的商品肉鸡群发展到商品蛋鸡、地方种鸡群及其他家禽,并伴随着致瘤性增强及肿瘤多样性的发生。研究显示,我国的A/B/J亚群禽白血病毒呈现高感染率、高发病率,早期感染普遍、发病日龄明显提前,混合感染多发/频发,宿主范围扩展、肿瘤谱扩大,病理变化复杂化等特点,给我国的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于此,国外采取严格的切断垂直传播和将未感染的后代隔离饲养的净化措施,从1987年以后国际发达国家的大型种鸡公司就已经宣布将外源性鸡白血病毒净化了。由于净化周期长、成本高,在我国目前还未能有效实施,只能通过早期诊断、及时淘汰感染鸡来净化种群,因此,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在该病的防治中显得尤为重要。除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初步诊断外,禽白血病的确诊一般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病毒分离鉴定、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ELISA等检测方法,其中,病毒分离鉴定不适合对大量样品进行检测;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的特点是需要荧光显微镜,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ELISA虽然适合大规模样品的检测,但是操作过程繁琐、耗时长,检测结果不时出现假阳性或病毒隐性不能检出的情况,且不能确定病毒亚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洛阳现代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洛阳现代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09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