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尾门的电动开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0529.2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9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姚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佳特轿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皓月汽车安全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22 | 分类号: | E05F15/622;B60J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胡茵梦 |
地址: | 4300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电动 开闭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尾门的电动开闭系统,包括ECU控制系统;撑杆,其一端连接汽车尾门,另一端固定在车身;撑杆包括电机、减速器、阻尼器、丝杆螺母,以及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丝杆、内管和外管,电机受控于ECU控制系统,丝杆螺母卡接在外管上,丝杆的第一端与内管固连,丝杆的第二端穿设丝杆螺母内,电机、减速器和阻尼器顺次连接,阻尼器连接至丝杆的第二端,以使电机驱动丝杆带动内管运动;在阻尼器的下方,丝杆的第二端上还设置有轴承,轴承的上方设置有联轴器和挡片,轴承的下方设置有轴承定位套和减震垫。其集ECU控制系统和撑杆电动执行和机械传动为一体,避免了ECU控制系统的繁琐设置,且彻底解放了车主的双手,满足车主对舒适性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保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尾门的电动开闭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的后备箱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承担货物的存储和运输,因而后背箱的尾门需要经常性的开启或关闭,以便人们按照需求取拿物品。而尾门开启或关闭的便捷与否则主要取决于连接尾门和车身的支撑杆。
电动撑杆是传统气动撑杆改进的产物,是汽车尾门开闭实现舒适性发展的趋势,它具有结构紧凑、防尘防水优、性能稳定等优点,缺点是零件制造精度要求高,ECU控制系统(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又称“行车电脑”、“车载电脑”等)逻辑复杂,前期投入成本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尾门的电动开闭系统,集ECU控制系统和撑杆电动执行和机械传动为一体,避免了ECU控制系统的繁琐设置,且彻底解放了车主的双手,满足车主对舒适性的要求。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尾门的电动开闭系统,包括:
ECU控制系统;
撑杆,其一端连接汽车尾门,另一端固定在车身上;所述撑杆包括电机、减速器、阻尼器、丝杆螺母,以及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丝杆、内管和外管,所述电机受控于所述ECU控制系统,所述丝杆螺母卡接在所述外管上,所述丝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内管固连,所述丝杆的第二端穿设在与其配合的所述丝杆螺母内,所述电机、减速器和阻尼器顺次连接,所述阻尼器连接至所述丝杆的第二端,以使电机驱动所述丝杆转动时,所述丝杆带动所述内管在外管内伸缩;
另外,在所述阻尼器的下方,所述丝杆的第二端上还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上方设置有联轴器和挡片,所述轴承的下方设置有轴承定位套和减震垫。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汽车尾门的电动开闭系统中,还包括:
弹簧挡块,其设置于所述内管的第一端;
复位弹簧,其沿径向套设在所述外管和内管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弹簧挡块,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与所述弹簧挡块相对的外管的端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汽车尾门的电动开闭系统中,还包括:
万向球头,其分别通过固定球头座和连接头连接于所述撑杆的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汽车尾门和车身上与所述汽车尾门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球销,所述撑杆通过万向球头和球销的设置连接在所述汽车尾门和车身间。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汽车尾门的电动开闭系统中,还包括:
线束套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球头座;
固定套管,其套设于所述外管的外部,且所述固定套管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球头座;
活动套管,其沿径向套设于所述固定套管和外管之间,且所述活动套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套管的第二端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套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头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佳特轿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皓月汽车安全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佳特轿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皓月汽车安全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05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