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电动开启背门锁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720537.9 | 申请日: | 2017-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3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 发明(设计)人: | 吴雄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恩井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81/06 | 分类号: | E05B81/06;E05B81/34;E05B81/90;E05B85/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动 开启 门锁 | ||
1.一种汽车电动开启背门锁,包括锁体组件和执行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组件包括锁体壳体(101)、锁舌铆钉(102)、锁舌(103)、底板(104)、棘爪(105)、棘爪铆钉(106)、棘爪释放杆(107)、棘爪开关拉杆(108)、棘爪压簧(109)、锁舌扭簧(110)、棘爪扭簧(111)、棘爪释放件扭簧(112)和锁扣缓冲块(113)。所述棘爪铆钉(106)的一端铆接在所述底板(104)上,所述棘爪铆钉(106)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锁体壳体(101)、棘爪释放杆扭簧(112)、棘爪释放杆(107)、棘爪扭簧(111)、棘爪(105)和棘爪开关拉杆(108),所述棘爪释放杆(107)上套设有所述棘爪扭簧(111),所述棘爪扭簧(1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棘爪(105)和所述锁体壳体(101)配合连接,所述棘爪释放杆(107)上设有第一凸起特征与第二凸起特征,所述第一凸起特征与所述棘爪开关拉杆(108)接触,所述第二凸起特征与所述执行器组件接触;所述锁舌铆钉(102)的一端铆接在所述底板(104)上,所述锁舌铆钉(102)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锁体壳体(101)、所述锁舌扭簧(109)和所述锁舌(103),所述锁舌(103)上套设有所述锁舌扭簧(109),所述锁舌扭簧(10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体壳体(101)和所述锁舌(103)配合连接,所述棘爪开关拉杆(108)上设有第一凸起特征与第二凸起特征,第一凸起特征与执行器组件的开关接触,第二凸起特征与棘爪压簧(109)接触;所述执行器组件包括锁体壳体(101)、电器组件(201)、执行器盖板(202)、蜗轮(203)、电机(204)、蜗杆(205)、手动开启连杆(206)、棘爪开关(207)和连接螺钉(208)。所述锁体壳体(101)与所述执行器盖板(202)通过卡扣连接并且用连接螺钉(208)加固,所述执行器盖板(202)内装配有电器组件(201)、棘爪开关(207)和电机(204),所述电器组件(201)与棘爪开关(207)连接,所述电机(204)端子与门锁接插件连接,所述电机(204)的输出轴连接有所述蜗杆(205),所述蜗杆(205)传动连接有所述蜗轮(203),所述蜗轮(203)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蜗杆(205)啮合的齿形,另一端设有与所述棘爪(105)配合的凸起特征,所述蜗轮(203)的中心固定在锁体壳体(201)和执行器盖板(202)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动开启背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105)可探测门锁输出的电信号,只有门锁完全上锁后才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动开启背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105)与棘爪开关拉杆(108)的第一凸起特征装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动开启背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开关(207)由棘爪开关拉杆(108)触发,棘爪开关拉杆(108)与棘爪(105)同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动开启背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开启连杆(206)为一种可用于手动解锁的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动开启背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开启连杆(206)具有塑料簧片特征,无需另外加装机械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动开启背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103)设有二个锁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动开启背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103)设有凸起特征,凸起特征与所述棘爪释放杆扭簧(112)及棘爪开关拉杆(108)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动开启背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开启连杆(206)可以有多种操作方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动开启背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4)可以有多种结构,与不同车辆的造型结构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恩井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恩井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053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