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智能化消音式榨油生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11270.7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1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冷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冷寒 |
主分类号: | C11B1/06 | 分类号: | C11B1/06;C11B13/00;C11B3/00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栾淑华 |
地址: | 1364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榨油 榨油机 全自动智能化 生产系统 消音式 工作性能稳定 噪音处理装置 油渣 三通分料器 实质性特点 处理机 操作维护 发明构思 工作效率 有效控制 智能控制 自动作业 控制箱 滤油机 人性化 上料机 智能化 绞龙 空料 料斗 排热 棚料 油厂 生产成本 紧凑 机械化 噪音 智能 | ||
1.一种全自动智能化消音式榨油生产系统,包括第一榨油机(1)、第二榨油机(1ˊ)和控制箱(13),其特征在于:
该系统还包括:
为第一榨油机、第二榨油机(1、1ˊ)提供智能化预料和填料的第一智能预料斗、第二智能预料斗(2、2ˊ)和第一榨油机料斗、第二榨油机料斗(3、3ˊ);
将第一榨油机、第二榨油机(1、1ˊ)榨膛落下的油渣分别进行油渣分离,并按设定重量自动控制油渣进入第一油渣绞龙、第二油渣绞龙(6、6ˊ)的输送料斗(31)的第一油渣处理机、第二油渣处理机(5、5ˊ);
将第一榨油机、第二榨油机(1、1ˊ)出粕口排出的大片油粕破碎至二次压榨所需粕块大小的第一碎粕器、第二碎粕器;
将第一油渣处理机、第二油渣处理机(5、5ˊ)分离出的油渣分别传输到自动接上料机(8)的输送绞龙(32)中的第一油渣绞龙、第二油渣绞龙(6、6ˊ),将第一碎粕器、第二碎粕器破碎的油粕进一步破碎分别送入自动接上料机(8)、排热式三通分料器(9)的第一碎粕绞龙、第二碎粕绞龙(7、7ˊ);
将第二碎粕绞龙(7ˊ)输送的油粕进行排热与分料的排热式三通分料器(9);
将毛油进行消音过滤的自动滤油机(12);
将榨油产生的噪音进行隔离的噪音处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智能化消音式榨油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智能预料斗(2)、第二智能预料斗(2ˊ)是在料斗顶部电机支架(19)上固定电机(14),在料斗内的电机输出轴上经两侧连接杆分别连接固定与底部箱体形状相吻合的对称式搅拌叶片(15),所述电机输出轴由轴承座内的轴承(16)支撑,所述料斗上设有观察窗(17),料斗上、下各设一光控传感器(18、18ˊ),所述电机支架(19)上固定有监控探头(20),而所述的第一榨油机料斗(3)、第二榨油机料斗(3ˊ)是在料斗主体内设由顶部传动机构(21)带动的搅拌叶片(22),在所述料斗主体上分别设有光控传感器(18)与观察窗(17ˊ),底部一侧还设一卸料口(23),顶部是入料口插板(24),所述传动机构(21)外部套有齿轮防护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智能化消音式榨油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榨油机、第二榨油机(1、1ˊ)的榨膛外部套有榨膛防护罩,所述榨膛防护罩由外壳主体(25)与上盖(26)两部分组成,外壳主体(25)底部是倒梯形油渣出口(27),上盖(26)顶部有排热口(28),所述第一榨油机、第二榨油机(1、1ˊ)榨膛防护罩油渣出口(27)底部分别对应第一油渣处理机、第二油渣处理机(5、5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智能化消音式榨油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油渣处理机、第二油渣处理机(5、5ˊ)是在倾斜漏斗(29)顶部设网格输送机(30),对应网格输送机(30)的输出端口固定第一油渣绞龙、第二油渣绞龙(6、6ˊ)的输送料斗(31),所述第一油渣绞龙、第二油渣绞龙(6、6ˊ)分别与自动接上料机(8)的螺旋输送绞龙(32)连接,倾斜漏斗(29)连接第一毛油桶、第二毛油桶(11、11ˊ),并在所述网格输送机(30)与倾斜漏斗(29)的下方设置重力传感器(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智能化消音式榨油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碎粕器、第二碎粕器由顶部设有排热口(34)的半圆形护罩(35)与底部设有筛网的半圆形碎粕筛底(36)螺栓连接组成的外套内设一碎粕轮(37)构成,所述碎粕轮(37)为相同的两部分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榨油机、第二榨油机(1、1ˊ)主传动轴出粕端的出渣头上,而由护罩(35)和碎粕筛底(36)组成的外套则固定在所述榨油机出粕口端的机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智能化消音式榨油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碎粕绞龙、第二碎粕绞龙(7、7ˊ)是由螺旋式上料绞龙靠出口端的绞龙轴上连接固定多个碎粕盘(38)及同碎粕盘(38)对应的部分腔体内壁上设置的破碎爪(39)组成,其动力由第一榨油机、第二榨油机(1、1ˊ)的主传动轴一端连接的皮带轮(66、67)与皮带(68)带动的传动轴(69)及该传动轴(69)端部连接的直角伞齿箱(70)构成的机械底座提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冷寒,未经冷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127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