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淀藻池-藻菌共生生态板槽-微生物滤池的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7570.8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9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健;曾辉;刘巧林;刘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云飞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藻池 藻菌共生 沉淀 生态板 滤池 去除 水处理系统 丝状绿藻 有机质 生长 漂浮 沉降作用 氮磷元素 水生昆虫 依次设置 自然形成 颗粒物 悬浮物 氮磷 挂膜 好氧 进水 滤除 厌氧 藻体 水体 污水 | ||
1.一种沉淀藻池-藻菌共生生态板槽-微生物滤池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按照进水方向依次设置沉淀藻池、藻菌共生生态板槽和微生物滤池;
所述沉淀藻池中漂浮生长有丝状绿藻,其水面覆盖率为80%以上;
所述藻菌共生生态板槽由添加丝状绿藻的浅长池自然形成,包括漂浮生长的藻体、微生物及水生昆虫;
所述微生物滤池中装填有表面附着微生物的滤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状绿藻为刚毛藻目、刚毛藻科、根枝藻属或其近亲属的藻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沉淀藻池和藻菌共生生态板槽之间设置菌剂添加降解池,根据待处理污水中难降解污染物的种类选择添加菌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沉淀藻池前设置丝状藻过滤床,丝状藻过滤床由丝状藻藻体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藻菌共生生态板槽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集鱼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沉淀藻池和/或藻菌共生生态板槽采用自然光照或人工光照,人工光照的光强为2000-100000Lux,光照时间每日至少8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水处理系统中设有藻体清洗池和藻体培养恢复池,用于清洗、替换沉淀藻池、藻菌共生生态板槽中的藻体。
8.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进入沉淀藻池进行沉降去污处理;
2)沉淀藻池的出水进入藻菌共生生态板槽进行降解去污处理;
3)藻菌共生生态板槽的出水进入微生物滤池进行过滤去污处理,即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水在进入沉淀藻池前,先通过喷淋的方式进入丝状藻过滤床进行过滤处理,丝状藻过滤床由丝状藻藻体组成,喷淋污水的水面低于滤床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沉淀藻池的出水在进入藻菌共生生态板槽前,先进入菌剂添加降解池进行难降解污染物的处理,菌剂添加降解池中添加的菌剂根据污水中难降解污染物的种类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757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