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EG及PEG化药物的分析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6546.2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9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顾景凯;尹磊;任天明;赵式樱;史美云;林文孩;景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72;G01N30/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瑾;李连生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eg 药物 分析 检测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EG及PEG化药物的分析检测方法,使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进行分析检测,将含有PEG及PEG化药物的待测物通过液相色谱分离,并建立TOF MS‑Swath连续可变窗口,分别设置TOF MS对应的碰撞能量和Swath对应的碰撞能量;通过设定连续可变的窗口使不同质荷比范围的带电离子依次进入碰撞室Q2,待测物经能量碰撞产生特异性碎片,通过对特异性碎片进行扫描分析对待测物进行检测。本发明建立一种可以同时兼顾母离子扫描和母离子分段进入碰撞室发生碰撞诱导解离获得特定碎片离子的技术方案,能够获得高分子聚合物前体离子在特定质荷比区间的分布,根据母离子和碎片离子同时完成PEG及PEG化药物的定性及定量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分析研究技术领域,涉及到分析PEG及PEG化药物生物质谱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适应药物研发的需要,药物分析科学和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为PEG化药物分析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同传统的免疫学、HPLC、比色法等相比,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在准确度、精密度、选择性、灵敏度和定量动态范围等各方面均显示出较大优势。目前,对于PEG化小分子药物的质谱定量分析报道较少,其主要原因是PEG化的蛋白类药物可以采取蛋白质组学的方法选择酶解后的特征肽段进行定量分析;但对于PEG化小分子药物尚无有效的酶切手段将其水解为游离的药物分子。另外,PEG化药物的分子量分布范围较宽,即使相同聚合度的PEG分子量也不唯一,而基于MRM等扫描模式的LC-MS/MS手段只能对有限的和分子量确定的目标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因此,对多组分多形态的高分子PEG化药物进行质谱分析存在着很大的挑战性。源内裂解技术在一级质谱中能给出丰富的离子碎片信息。利用解簇电压(Declustering Potential,DP)影响离子进入质谱的速度,锥孔的解簇电压越高,离子速度越快,离子损失越小,检测灵敏度越高。过高的锥孔电压会增加离子间的碰撞,引起源内裂解,产生碎片离子。这些碎片离子既可用于物质的定性,也可以用于MRM扫描模式同时监测母离子和碎片离子来实现定量分析。通过在离子源内加入较大能量解簇电压(DP)使PEG及PEG化药物发生源内裂解,生成特异性碎片离子,选择特异性的碎片离子进行监测,完成对PEG及PEG化药物的定量分析;但是,由于DP的能量较小,CID in source的碰撞效率有所限制,该方法并不适合某些结合能力较强的PEG化药物的分析,尤其是较难得到PEG化药物针对药物的特定碎片离子。当键合到小分子(500)上的PEG分子量较大时(10K)时,游离PEG与PEG化药物色谱行为非常接近,很难通过色谱分离,此时只是通过监测PEG特异性的碎片来完成PEG和PEG化药物的监测就不合适了;另外,由于DP的碰撞能量较小,该方法的灵敏度也有所限制。Massall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PEG及PEG化药物的定量方法,但是由于Massall技术是使所有的带电粒子全部通过Q1进入碰撞室打碎成二级碎片,进入碰撞室的离子没有选择性,同时由于同一时刻进入碰撞室离子数目过多,会显著降低一级离子的裂解效率和传输效率,灵敏度和选择性均会受到限制,同时由于不能得到PEG或PEG化药物在不同质荷比范围内的色谱质谱峰响应分布情况,该方法应用于PEG或PEG化药物的定性分析能力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建立一种可以同时兼顾母离子扫描和母离子分段进入碰撞室发生碰撞诱导解离获得特定碎片离子的技术方案,能够获得高分子聚合物前体离子在特定质荷比区间的分布,根据母离子和碎片离子同时完成PEG及PEG化药物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PEG及PEG化药物的分析检测方法,使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Q-TOF MS)进行分析检测,将含有PEG及PEG化药物的待测物通过液相色谱分离,并建立TOF MS-Swath连续可变窗口,分别设置TOF MS对应的碰撞能量和Swath对应的碰撞能量;通过设定连续可变的窗口使不同质荷比范围的带电离子依次进入碰撞室Q2,待测物经能量碰撞产生特异性碎片,通过对特异性碎片进行扫描分析对待测物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65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