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棚浇灌和喷药的分流器和智能小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1604.2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4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校;张行;苏裕林;孙欣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A01M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大棚 浇灌 分流器 智能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环保、智能自动化的大棚浇灌和喷药的分流器和智能小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制造特殊应用型机械的技术已经十分的成熟。但是在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机械化的水平还不是很高,通过设计机械来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当前,大棚种植在农村已经变得十分普遍。但是,由于搭建大棚的钢架较多,对普通的大棚种植者来说,农作物的药物喷洒及灌溉仍然是棘手的问题,大棚种植的浇灌往往需要靠人工来完成,这样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而且效率低下。长时间工作会给大棚种植者的身体带来沉重的负担,影响身体健康。不仅如此,在灌溉方面,大棚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传统的大棚灌溉是漫灌,其经济性不容乐观。另外,尽管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滴灌以及喷灌相继出现,减轻了大棚种植者的劳动量和生产成本。但是,其所具有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滴灌的工作范围只限于根部,而喷灌需要设备和大量的管材,基建的投资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大棚浇灌和喷药的分流器和智能小车,以降低人力劳动,提高喷灌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大棚浇灌和喷药的分流器,包括壳体和分流板,所述的分流板设于壳体中,所述的分流板将壳体分为至少两个腔体;
所述的分流板相对于壳体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流板包括转轴和板体,所述的板体有两个,所述的两个板体固接在转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为钟形。
一种用于大棚浇灌和喷药的智能小车,包括喷洒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的喷洒单元包括第一箱体、分流器和喷洒管;
所述的第一箱体中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将第一箱体内部分为两个腔体;
所述的分流器包括壳体和分流板,所述的分流板设于壳体中,所述的分流板将壳体分为至少两个腔体,所述的第一箱体内部的腔体分别与壳体内部的腔体连通;
所述的分流板相对于壳体转动;
所述的壳体上设有第二孔,所述的喷洒管连接在第二孔上;
所述的驱动单元带动整个装置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流板包括转轴和板体,所述的板体有两个,所述的两个板体固接在转轴上;
所述的壳体壁上设有第三孔,所述的第三孔中设有弹性橡胶圈,所述的弹性橡胶圈上设有多个凹槽,多个凹槽沿弹性橡胶圈周向分布;
所述的转轴上设有凸起,所述的凸起配合安装在凹槽中;
所述的板体将壳体分为三个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箱体上开设有第一孔,所述的壳体的开口与第一孔接通;所述的隔板位于第一孔的部分向外凸出,该凸出部分与分流板配合安装;该凸出部分为橡胶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箱体的两个空腔通过进液管体与水源或药源接通,所述的进液管体一端连接在第一箱体上,进液管体的另一端弯折后从第一箱体底部穿过,与水源或药源接通,随着小车的移动,所述的进液管体弯折呈U型。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液管体上设有保护管,所述的保护管呈链板形状,随着小车的移动可折叠和打开。
进一步的,还包括轨道,所述的轨道铺设于车轮下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智能控制单元,所述的智能控制单元包括传感器、收发天线、摄像机和处理器,所述的收发天线采集传感器的信号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控制装置完成洒水喷药的工作,所述的摄像机采集视频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分流器包括壳体和分流板,分流板将壳体内部分为至少两个腔体,在液体压力下使分流板转动,壳体一侧腔体被分流板封闭,另一侧腔体打开,液体喷出,可快速实现浇水和打药不同的功能。
(2)本发明的分流板包括转轴和两个固接在转轴上的板体,可通过控制液体压力的大小调节板体的转动角度,当打药需要稀释时,控制两个板体与壳体的之间的开度,使得药液和水在分流板的两个板体之间的腔内,依靠流体的涡流运动混拌均匀后喷出,达到稀释药液的功能。
(3)本发明的进液管体一端与第一箱体连接,另一端弯折后从第一箱体底部穿过与水源或药源连接,随着小车的移动,进液管体沿着U型轨迹移动,这样可以减少进液管体随着小车的移动在地上的拖动,使管子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从而减轻了打药车的行走阻力,节省了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16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