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管廊变形缝防水密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93347.2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5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彬;张永兆;姜文英;曹翁恺;陈新培;刘绍辉;栾绪波;南英杰;李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11364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亚竹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变形缝 防水 密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管廊变形缝防水密封的方法,通过在城市综合管廊变形缝中现场浇注高弹态防水密封树脂,从而实现对管廊变形缝的防水密封。本发明所述的防水密封不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弹性体防水密封件与混凝土之间无缝粘接,不存在渗水、漏水可能;采用双组份聚氨酯弹性体密封材料能够满足混凝土端部伸缩及大位移的剪切作用;同时,还具有施工工艺相对简单,快速的有益效果;此外,高弹态防水密封树脂材料生产无废液、废气等产生,属于绿色环保型材料,符合智慧城市,绿色城市建设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廊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预留变形缝进行防水密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管廊是起源于欧美等国家,目前中国也逐步进行试点,开始大力推广建设,是建设现代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作为城下综合设施动脉工程,对于我国城市化建设具有长远战略意义。
申请号为CN201420118478.X公开了一种带有疏水结构的地下室变形缝防水装置,通过在每个变形缝中部设置伸入地下室底板内的预埋橡胶止水带,通过在每个变形缝顶部设置的第二橡胶止水带,通过在第二橡胶止水带和地下室底板之间设置排水沟,将排水沟和邻近的集水坑相连通,从而及时将渗水排除,实现变形缝的防水。
由于,综合管廊的防水直接影响到其运营年限和效果,对于防水的要求多选取二级防水要求,其现有做法,如图1所示:是采用在变形缝中央预埋带钢边的橡胶止水带5,然后采用泡沫PE板6进行填充,并填充双组份聚硫密封膏7等措施,但这种做法存在以下缺点:
1、止水带安装过程由于现浇混凝土发生偏移,导致止水带位置偏离或受力较大,很容易脱落或撕裂,防水失效,且很难更换。
2、橡胶止水带与混凝土之间会存在结构性缝隙,这些缝隙在长时间水压下会发生渗水、漏水。
3、止水带在实际安装完成后才进行止水带下方混凝土的浇注,由于难以振捣,在止水带下方混凝土悬空或形成空洞结构,导致防水失效。
4、综合管廊建设完成后由于地质条件、水文状况等会发生沉降,一旦沉降较大,止水带会被撕裂,不可更换。
5、橡胶止水带生产过程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管廊变形缝防水密封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管廊变形缝防水密封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St1:施工准备;
St2:粘接基面前处理;
St3:粘接基面涂刷化学粘接剂;
St4:浇注模腔搭建;
St5:弹性体防水密封件的浇注;
St6:弹性体防水密封件的固化及养护;
St7:清理现场。
优选的,在步骤St2粘接基面前处理中,在混凝土基层表面处理后,增加St21粱缝检查的步骤,通过检测管廊变形缝之间混凝土水量是否小于25%,若是的话,则进入步骤St3粘接基面涂刷化学粘接剂;若否的话,则对管廊变形缝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过后再转入St21粱缝检查的步骤的步骤。
更进一步的,在步骤St3粘接基面涂刷化学粘接剂之前,增加St23变形缝清理打磨的工序,将变形缝中预埋泡沫板清理干净,对管廊变形缝进行打磨,然后再进入步骤St3粘接基面涂刷化学粘接剂。
待涂刷的化学粘接剂干燥后,进行St4浇注模腔的搭建,采用泡沫聚乙烯板和/或泡沫聚丙烯板和/或充气气囊材料设置于变形缝之间完成浇注模腔的搭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33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绝缘复合结构地下管廊电力专用舱
- 下一篇:一种装载机除死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