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冷藏南果梨果皮褐变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90633.3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7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纪淑娟;周鑫;周倩;王俊伟;魏宝东;刘玲;程顺昌;白冰;赵瑛博;张旋;蒋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7/154 | 分类号: | A23B7/154;A23B7/04;A23B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11086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冷藏 梨果 皮褐变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冷藏南果梨果皮褐变的方法,该方法中将采收后的南果梨果实于采收当天以1‑MCP处理,处理后的果实在常温下预熟再经过预冷后,进行冷藏6个月。冷藏果实出库当天,将南果梨果实浸泡于ATP溶液中,以有效弥补南果梨果实在长期冷藏过程中造成的细胞能量亏缺,维持果皮细胞的正常代谢过程,抑制果皮褐变的发生。经本发明方法处理的南果梨果实,经过6个月的冷藏出库后,在常温货架期,果实逐渐后熟,果皮褐变现象明显延晚,褐变率和褐变程度显著下降,在货架期的15天内,基本不会发生褐变现象,保持了南果梨果实的品质和商品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果保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冷藏南果梨果皮褐变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南果梨为辽宁省特产水果,以其金黄的颜色,独特的香气,细腻的口感,成为秋子梨系的优质品种。近年来,河北、吉林和内蒙等省区也大量引种。南果梨的采收期为9月上、中旬,采收后在常温下半个月左右即快速衰老、变软,失去商品价值。为了解决南果梨集中采收与长期市场供应需求之间的矛盾,生产上普遍采用冷藏方法来延缓果实的后熟衰老进程,但是,实际生产中发现经过冷藏的南果梨转入常温货架期后果皮很容易发生褐变。这是由于长期的低温胁迫使南果梨果皮中的ATP浓度及能荷值大幅度降低,果皮细胞中能量不足造成了细胞中某些重要的生理代谢过程发生紊乱,从而导致南果梨在常温货架期间果皮褐变现象的发生。长期冷藏的果实甚至在果实尚未后熟软化即表现出褐变症状,严重影响了冷藏南果梨的商品品质。
针对以上实际问题,有人尝试选用保鲜膜包装、用保鲜剂处理等方法,但是,由于冷藏过程中南果梨仍然进行着生理代谢活动,长期低温冷藏条件下造成了果实能量亏缺,因此,现有技术控制冷藏南果梨果皮褐变的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基于前期在冷藏南果梨能量代谢变化方面的大量研究工作,提供了一种通过补充果实能量的方法来控制冷藏南果梨果皮褐变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延缓冷藏的南果梨转入常温货架期间,果实后熟过程中果皮褐变现象的发生,并显著降低果皮褐变程度。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控制冷藏南果梨果皮褐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南果梨采收:采收7~8成熟度的南果梨,选取无机械伤及病虫害的果实,于6~15小时内进行乙烯受体抑制剂处理;
(2)乙烯受体抑制剂处理:以乙烯受体抑制剂处理南果梨果实20~24小时;
(3)预熟:将处理过的果实在(20±1)℃的条件下预熟4~5天;
(4)包装:预熟后的果实装入聚乙烯袋中,敞口放入塑料箱内;
(5)预冷:果实放入(0±0.5)℃的冷库中,进行20~30小时的预冷,预冷期间盛装果实的聚乙烯袋敞口放置;
(6)低温贮藏:将经过预冷的果实用聚乙烯袋扎口包装,在(0±0.5)℃条件下进行冷藏6个月;
(7)ATP处理:配制ATP溶液,将冷藏后的果实在溶液中浸泡2~4分钟,处理后的果实在常温下自然风干。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乙烯受体抑制剂为1-MCP。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2)中,1-MCP的浓度为0.75~1μL/L。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6)中,冷藏库的相对湿度保持在80~85%R.H.。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7)中,ATP溶液的浓度为1.0~2.0m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农业大学,未经沈阳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06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鸡蛋保鲜盒
- 下一篇:一种基因序列检测用试剂存放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