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PCB行业的AOI自动收放板机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6852.4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2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思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B65G47/91;B65G4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王佳妮 |
地址: | 20161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料盒 自动收放板机 生产工艺 吸盘 生产工艺要求 逻辑工艺 逻辑要求 双面吸盘 运行周期 新工艺 重合 放入 横移 拉出 调换 应用 并列 自动化 检测 主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PCB行业的AOI自动收放板机的生产工艺,在A面检测好后将已测料盒位的料盒拉出,旋转180度后放入待测料盒位,此时PCB的基准与自动化的基准重合,无需因为调换了料盒后调整横移吸盘组合双面吸盘组的相对位置,即满足了新工艺的逻辑要求,也满足现场主线的生产工艺要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逻辑更加合理,并且合理的将相关的工艺并列至主逻辑工艺内在同一时间内执行,缩短了产品的整个运行周期,增加了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CB板生产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PCB行业的AOI自动收放板机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PCB板的生产过程中,在内外层AOI(自动光学检测)工序,采用的1对1的人机协作模式,以实现AOI检测工序的取板,放板,取隔纸,清洁板面,操作设备等动作,现场的生产工艺动作是基于人工操作设计的,所以对提升产量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人工操作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在生产过程中会造成板的翘曲,折痕,板面清洁不彻底,误判等缺陷。
对于目前制造业大环境的影响,人工成本的逐年的增加,制造成本需不断的降低,产品品质要求不断的提高,就需要用到可以实现减少人工操作,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品质的自动化设备和与其相匹配的先进的生产工艺。
基于上述的技术发展,提出了“一种应用于PCB行业的AOI自动收放板机的生产工艺”,利用自动化设备的高效,稳定,可靠等特性,同时基于此先进的新型生产工艺所研发的逻辑程序,实现内外层AOI(自动光学检测)工序上减少人工,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品质的目的。
申请号为201610287874.9的发明公开了一种AOI自动收放板机的生产工艺,该发明的生产工艺能够连续两块板的正反面交错有序的在生产线上流转,即满足了新工艺的逻辑要求,也满足现场主线的生产工艺要求。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如果没有发生问题,该发明能缩短产品的整个运行周期,增加产量,但是一旦有个环节出错,整个工序会发生错乱,必须全部重新复位,从头开始,因而会造成生产管理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PCB行业的AOI自动收放板机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逻辑合理、应用方便、与主线工艺间的逻辑更紧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PCB行业的AOI自动收放板机的生产工艺,所述AOI自动收放板机包括工位传输线和位于工位传输线外部的检测工位,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位传输线包括位于下层的已测料盒位、待测料盒位,位于上层的清洁前传送段、清洁后传送段,以及在上层和下层之间做升降运动的升降传送段,清洁前传送段、清洁后传送段之间设置清洁机,所述PCB板分为A面和B面;
首先升降传送段位于下操作位,待测料盒里A面向上的PCB通过横移吸盘组移栽至升降传送段,升降传送段上升至上操作位,同时横移吸盘组从待测料盒里移栽一隔纸至已测料盒里,升降传送段上升至上操作位,将待测PCB传送至清洁前传送段,清洁前传送段以和清洁机传送滚轮同步的线速度,输送待测PCB进清洁机并清洁,待测PCB从清洁机出口进入清洁后传送段,清洁后传送段传送待测PCB至设定位,双面吸附移栽系统通过六轴机器人运动至待测PCB的上位,双面吸附移栽系统中第一面吸盘组吸附待测PCB并移动至AOI测试平台上方,通过第二面吸盘组吸附AOI测试台面上已经测试完成的PCB板,由第一面吸盘组将待测PCB放至AOI测试平台,再由第二面吸盘组移栽已测试完成的PCB至已测料盒,完成PCB的A面测试;
等到所有的待测料盒内的所有待测PCB均测试完成,并移至已测料盒内,将已测料盒拉出,旋转180度后放置到待测料盒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思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思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68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