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行车记录仪的路面交通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5749.8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8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硕;沈昱;梁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硕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967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77 | 代理人: | 张媛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行车 记录仪 路面 交通 监控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到交通监控技术领域,特别与一种基于行车记录仪的路面交通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速公路路面交通监管上,固定监控分布不均,盲区众多,即使监控做到全部覆盖,海量的数据依靠人工观看,也需要消耗众多人力,且监控仍然面临天气不佳、夜晚视线不良等各种影响因素,导致无法发现及处置各种突发警情。
同时,高速交警现行的是24小时勤务模式,靠人海战术来发现和处置突发警情,效率不高,造成巨大浪费。
目前,驾驶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交通紧急事件(事故、故障占道、堵车、抛洒物等)频发,而且这些紧急事件无法及时准确上报,交警指挥中心为了弄清楚具体情况,往往额外需要花费一部分时间,降低了处置效率。
近年来,随着行车记录仪的应用和普及,不管是私家车还是运营车辆,很多都安装了行车记录仪。现有的行车记录仪主要用途是实时拍摄行驶路线的路面情况,在发生事故、“碰瓷”等意外突发状况时,仅仅收集证据的作用,这样就导致了海量数据的巨大浪费。随着4G网络、网络地图、卫星定位精度、云计算等科技的发展,行车记录仪的功能还值得进一步深入拓展研究和应用。
因此,本发明人针对这一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行车记录仪的路面交通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行车记录仪的路面交通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将每一台装有行车记录仪的车辆演变为“交警巡逻车”,可以节省大批量的人力和物力,交警部门依靠平台就可以实时有最新路况信息迅速反馈回来,可以将现有的巡逻勤务模式做颠覆性的改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行车记录仪的路面交通监控系统,包括
带有触发开关触发控制命令的单车行车模块;
接收存储来自单车行车模块实时采集的行驶路线的路面信息、并根据控制命令的进行数据通信的云服务器;
以及和云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的交通管理平台。
本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所述的单车行车模块包括
定位模块,接收卫星定位信息并将信息输入至中央处理器模块;
视频模块,实时采集路面影像信号并输入至中央处理器模块,并有带有播放显示屏;
音频模块,实时采集路面音频信号并输入至中央处理器模块,并带有声音播放器;
中央处理器模块,连接接收定位模块、视频模块、音频模块信号并将信号通过通信模块与云服务器连接;同时与触发开关连接接收触发信号;
集成或者独立挂接在中央处理器模块的存储模块,存储定位模块、视频模块和音频模块采集的信息。
所述的云服务器与若干个单车行车模块连接。
所述的云服务器与第三方导航服务平台连接,形成数据通信。
所述的触发开关包括有紧急开关和违法开关。
一种基于行车记录仪的路面交通监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单车行车模块实时采集行驶路线的路面信息,并进行存储,定位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中;
通过触发开关触发控制命令,中央处理器根据控制命令将对应视频、音频信息发送至云服务器,由云服务器下发至交通管理平台。
本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所述的触发开关触发控制命令,一次有效单击为发送信号,连续两次有效单击为取消信号。
所述的触发开关触发控制命令的方式为即时触发,一次有效单击触发控制命令发送至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器将触发时前后各30秒的路面信息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审核后,将该信息分类,由紧急开关触发形成的紧急路面信息优先反馈至交通管理平台及时处理,并同时反馈给第三方导航软件平台,由违法开关触发形成的违法路线信息反馈至交通管理平台。
所述的云服务器连接若干个单车行车模块,进行连接组网;在某一单车行车模块中触发控制命令所形成的信息,云服务器在发给交通管理平台的同时,也发给该位置点附近的其他单车行车模块,形成数据实时共享。
所述的单车行车模块中,具有碰撞感应传感,检测到车辆激烈碰撞后,自动锁定碰撞发生期间的视频信号,通过通信模块传送到云服务器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硕,未经李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57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