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天然纤维的汽车内饰材料用复合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83781.2 | 申请日: | 2017-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2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金哲佑;朱德基;李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瑞延理化;韩洋素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97/02;C08L23/08;C08L23/16;C08K13/02;C08K3/34;C08K5/13;C08K5/098;C08K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融冰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天然纤维 汽车 材料 复合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实现汽车的重量轻量化的同时具有耐冲击性和抗拉强度、弯曲强度、延伸率、弯曲模量、热变形温度的物性得到强化的用途的利用天然纤维的汽车内饰材料用复合组合物,涉及由如下成分组成的利用天然纤维的汽车内饰材料用复合组合物:由高流动性聚丙烯树脂和高冲击性聚丙烯树脂混合而成的作为热塑性树脂的基础树脂;重量轻且环保的低比重的作为天然纤维的填充加固材料;乙烯丙烯辛烯类橡胶冲击加固材料;执行成核剂功能的无机填充材料;顺丁烯二酸酐类增容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现汽车的重量轻量化的同时具有耐冲击性和抗拉强度、弯曲强度、延伸率、弯曲模量、热变形温度的物性得到强化的用途的利用天然纤维的汽车内饰材料用复合组合物,涉及由如下成分组成的利用天然纤维的汽车内饰材料用复合组合物:由高流动性聚丙烯树脂和高冲击性聚丙烯树脂混合而成的作为热塑性树脂的基础树脂;重量轻且环保的低比重的作为天然纤维的填充加固材料;乙烯丙烯辛烯类橡胶(Rubber)冲击加固材料;执行成核剂功能的无机填充材料;顺丁烯二酸酐(Maleic-anhydride)类增容剂。
尤其,涉及如下的利用天然纤维的汽车内饰材料用复合组合物:与包括由现有技术中的热塑性树脂和无机填充材料组成的汽车部件的汽车内饰材料相比,增强重量轻且环保的天然纤维并通过低比重来改善汽车的燃油效率,同时,环保且使包括汽车部件的汽车内饰材料的耐冲击性、抗拉强度、弯曲强度、延伸率、弯曲模量、热变形温度的物性强化,提高废料再利用和可用性,节减制备成本。
背景技术
通常,作为包括汽车部件的汽车内饰材料用物质,使用作为热塑性树脂的聚氯乙烯(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乙烯(PE)及聚丙烯(PP),根据汽车部件,作为物性强化材料,混合使用如玻璃纤维或须晶、滑石粉、滑石、碳酸钙、高岭土等无机物质。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无机物质的制备中,不仅造成环境公害,而且利用如上所述的无机物质制备的部件不易于再利用,从而存在不环保、可用性明显降低、成本上升的问题。
并且,主要使用添加上述无机物质作为填充剂来防止模量降低的方法。但是,若以无机物质适用具有比重为2.5至4.0的高比重的物性强化材料,则因汽车成型品的比重变高而导致汽车的重量变重的结果,且具有因添加量少而无法得到效果的限度,作为如上所述的无机物质的比重为高比重的物性强化材料引起使产品外观的光泽和耐冲击性、抗拉强度、弯曲强度、延伸率、弯曲模量、热变形温度降低且使多种物性改变的问题。
并且,普通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重量轻,且相对于价格的机械物性优秀,从而广泛利用为注塑成型品的材料,近来,适用聚丙烯的产品的用途在简单的外饰材料或包装材料方面上被广泛利用到需要确保使用人员的使用环境下的耐久性的领域。
然而,随着产品的大型化,为了减轻产品的重量而试图努力减少产品的厚度,但实际上,随着产品的薄膜化,由于厚度薄,因受外部冲击而容易破损,从而产生耐冲击性下降的问题。
并且,美国专利公开2008-0287597号中公开了向聚丙烯添加橡胶弹性体和无机填充剂及有机过氧化物来提高冲击强度的技术,此专利中提供如下的技术:将有机过氧化物与如具有两个双键的二烯的双重功能性化合物或可与基团产生反应的反应点为三个以上的多功能性不饱和化合物等一起添加来诱导化学反应,从而制备交联的聚丙烯结构,由此提高耐冲击性。
然而,交联反应增加凝胶含量,但由于交联的凝胶不溶化,因此无法实现成型产品的再利用,未产应的功能性化合物使组合物的光稳定性、热稳定性下降,从而产生在加工时或使用成型产品期间变色的问题,实际上,在使用有机过氧化物的技术中,具有如下的问题:调节凝胶含量和降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生产性和可用性明显下降;由于产生刺激性气味诱发物质,发生如新居综合症等对人体有害的问题,从而忌讳适用于办公居住环境或汽车室内产品的用途;因使用大量的作为无机物质的无机填充材料而导致比重变高,从而使汽车的重量变重,因此燃油效率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瑞延理化;韩洋素材有限公司,未经株式会社瑞延理化;韩洋素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37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