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低成本汽车防撞梁用铝合金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682641.3 | 申请日: | 2017-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6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林;邹发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申阳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C22F1/047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80 | 代理人: | 乔楠 |
| 地址: | 212361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低成本 汽车 防撞梁用 铝合金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汽车防撞梁的铝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汽车市场将保持平稳增长。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建设“一带一路”也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海外发展机遇。自2009年起,我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2016年产销量更是突破了2800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自2009年起步,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生产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大幅增强。2016年生产51.7万辆,连续两年产销量居世界第一,占全球市场保有量50%以上,产业规模全球领先。针对汽车的燃油消耗,国家已于2011年出台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规定到2015年我国乘用车平均燃油消耗量应限制在6.9L/100KM,到2020年限制达到5.0L/100km;发展目标为乘用车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2020年和2025年分别降到5.0L/100km、4.0L/100km,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逐渐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新能源汽车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车辆减重是一个重要手段。研究表明,车身质量每降低100kg,百公里油耗可减少0.3升,每公里排放的二氧化碳也可以减少7.5~12.5g。因此车身的轻量化是汽车轻量化的发展方向,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采用轻质高强度材料。应用高强度和轻质材料是汽车用材料的发展方向。铝合金减重效果显著优于钢铁。汽车使用1kg铝可替代自重2.25kg钢材,减重比例高达125%,整个使用寿命周期内可减少废气排放20kg。以铝代钢的结构设计优化可以实现二次减重,效果可达直接减重的50%-100%。国产汽车用铝迎来战略机遇期。2014年中国汽车平均每辆用铝不到110kg,远低于北美的158kg/辆和欧洲的145kg/辆。预计未来五年CAGR高达10%,到2020年可以达到170kg/辆,单车使用量提升50%左右,车用铝材迎来快速成长的窗口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易于保证超长铝合金挤压型材制件强度和直线度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性能低成本汽车防撞梁用铝合金,该铝合金中各元素质量百分含量如下:
进一步,上述所述Mg和Si的摩尔比为2:1.1-1.3。
进一步,上述所述Zr和B的质量比为10:1-2。
进一步,上述所述K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1。
进一步,上述该铝合金中各元素质量百分含量如下:
进一步,一种高性能低成本汽车防撞梁用铝合金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模具加热到温度为440-480℃,挤压筒加热到温度为400-430℃,铝合金铸锭加热到温度为410-450℃;
(2)将加热后的模具装配到挤压机上,并确定挤压机中模具、挤压杆和挤压筒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将加热后的铝合金铸锭放入加热后的挤压筒内,以一定的挤压速度进行挤压;
(3)对挤压后的挤压材进行固溶处理,加热至485-495℃进行保温,保温时间为3-5h;
(4)将固溶处理后的铝合金挤压材在所述挤压筒的出口先进行局部在线水雾处理定形,再进行整体在线水雾处理且铝合金型材出淬火区时的温度低于50℃;
(5)对降温后的挤压铝合金制品进行拉伸矫直,得到拉伸矫直后的型材;
(6)对拉伸处理后的铝合金挤压材进行人工时效处理。
进一步,上述所述步骤(2)中的挤压速度为1-3m/min。
进一步,上述所述步骤(5)中的拉伸率为1-3%。
进一步,上述所述步骤(6)中人工时效的温度为130-170℃,保温时间为8-10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Mg和Si元素对Al-Mg-Si系合金的强度和腐蚀性能有重要影响。通过形成强化相Mg2Si,使合金强化。而且随着Mg2Si含量增大,对合金强化效果增加。生产中应严格控制其含量,在充分形成Mg2Si强化相后不应该有过剩Mg存在。Si过剩有助于改善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降低淬火敏感性。但是,随着Si过剩量增大,合金的脆性增大。所以要合理控制Si的过剩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申阳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申阳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26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