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CdTe-Ag2Se纳米复合物的皮质酮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74620.7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1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娟;魏琴;王斌;鞠熀先;范大伟;张勇;吴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G01N21/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cdte ag2se 纳米 复合物 皮质 电化学 发光 传感器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基于CdTe‑Ag2Se纳米复合物的皮质酮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和电化学分析技术领域。以介孔硒化银负载碲化镉量子点CdTe‑Ag2Se纳米复合物作为皮质酮捕获抗体基底材料制备传感器,实现对皮质酮的灵敏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CdTe-Ag2Se纳米复合物的皮质酮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碲化镉量子点CdTe QDs为电化学发光材料,利用具有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积、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的介孔硒化银Ag2Se作为载体材料增加发光材料与抗体的固载量,制备一种检测皮质酮的无标记型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属于纳米材料和电化学分析领域。
背景技术
皮质酮(corticosterone)是人体内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最主要的糖皮质激素,对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以及各种器官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体内皮质酮分泌不足或过多均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增加机体对许多疾病的易感性。因此,测定其在血液中的含量变化对研究糖皮质激素与人体各种代谢与组织器官功能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有关尿、血、组织中皮质酮残留检测的报道较多,主要有薄层色谱法、气质联用法、液质联用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色谱分析法和酶联免疫、放射免疫等免疫分析法。尽管这些检测手段已经非常成熟,有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其中色谱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但是对于样品纯化要求较高,样品需求量大且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酶联免疫和放射免疫法虽然灵敏度较高,样品前处理简单,但测定周期长,且很难排除激素中结构类似物引起的交叉反应。此外,酶联免疫分析方法重现性较差,放射免疫法还存在放射性废物处理等问题。因此,为了克服以上传统分析方法的缺点,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快速简便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Juan Huan等(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15, 73: 221-227.)公开了:基于碲化镉量子点的阴极电化学发光构建了一种近红外胆固醇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利用胆固醇氧化酶催化胆固醇原位产生过氧化氢作为碲化镉量子点共反应剂,产生碲化镉量子点的阴极电化学发光,提供了一种高效、灵敏的检测手段。本发明与对比文件1相比较:(1)本发明制备了水溶性碲化镉量子点,在高电位下,碲化镉量子点会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电子空穴对,具有强氧化性,产生较强且稳定的阳极碲化镉量子点电化学发光;(2)本发明避免使用胆固醇氧化酶,以二丁基乙醇胺作为共反应剂,与碲化镉量子点之间发生电子转移,产生电化学发光,使得传感器性能更加稳定;(3)碲化镉量子点尺寸较小,其固载量越多,所呈现的电化学发光信号越强。因此,本发明制备了一种介孔硒化银,其具有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积、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与常规的石墨烯、碳纳米管相比,利用介孔硒化银作为载体材料,其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可增加发光材料碲化镉量子点与抗体的固载量,进而可捕获更多的皮质酮抗原,实现对皮质酮的高灵敏、宽范围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46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