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CdTe-Ag2Se纳米复合物的皮质酮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74620.7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1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娟;魏琴;王斌;鞠熀先;范大伟;张勇;吴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G01N21/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cdte ag2se 纳米 复合物 皮质 电化学 发光 传感器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基于CdTe-Ag2Se纳米复合物的皮质酮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抗体捕获基底材料CdTe-Ag2Se-Ab溶液的制备
1)介孔硒化银Ag2Se的制备
将5~15 mL十八烷基胺加入50 mL的烧杯中,加热至150~200 ºC,加入0.3~0.7 g的硝酸银,磁力搅拌5~15 min,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亮黄色,最后变成深褐色;继续加入0.1~0.15g硒粉,溶液瞬间由深褐色变为黑色,搅拌10 min,离心分离,用乙醇洗涤3次,制得产物Ag2Se纳米粒子;将产物Ag2Se纳米粒子分散到20 mL非极性溶剂环己烷中,制得Ag2Se纳米粒子环己烷溶液;
将5~15 mL Ag2Se纳米粒子环己烷溶液、0.2~0.7 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0.2~0.6 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到80~120 mL超纯水中,室温搅拌1 h,加热到60~100 ºC,继续搅拌1h使环己烷蒸发除去,离心分离,将获得的沉淀物放进管式炉,在氩气的保护下300 ºC煅烧2h,制得介孔硒化银Ag2Se;
2)CdTe-Ag2Se纳米复合物溶液的制备
将50 mg介孔硒化银Ag2Se溶于50 mL超纯水中,加入1.6 mL、浓度为0.05~0.15 mol/L的氯化镉水溶液,在搅拌下加入290~297 mg六偏磷酸钠和30~40 μL巯基丙酸,用1.0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为8.0,继续加入3.3~7.3 mg Na2TeO3,溶液颜色立即变为黄绿色,将混合溶液在100 ºC下回流10 min,加入2~3 mL氨水,继续回流25 h,离心分离,并用丙酮洗涤3次,将产物分散到超纯水中,得到CdTe-Ag2Se纳米复合物溶液,4 ºC储存;
3)抗体捕获基底材料CdTe-Ag2Se-Ab溶液的制备
在CdTe-Ag2Se纳米复合物溶液中,加入1 mL、浓度为0.4~0.6 mol/L的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EDC溶液,1 mL、浓度为0.09~0.15 mol/L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和10~100 μL、浓度为1 mg/mL的皮质酮抗体Ab溶液,在4 ºC下振荡孵化24 h,离心除去过量的皮质酮抗体Ab,将产物分散到1 mL、pH 7.4的PBS溶液中,制得抗体捕获基底材料CdTe-Ag2Se-Ab溶液, 4 ºC下备用;
(2)基于CdTe-Ag2Se纳米复合物的皮质酮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1)将直径4 mm的玻碳电极依次用1.0 μm、0.3 μm、0.05 μm氧化铝抛光粉依次做抛光处理,用超纯水冲洗干净;
2)滴涂6 μL、浓度为0.5~2 mg/mL的抗体捕获基底材料CdTe-Ag2Se-Ab溶液于电极表面,4 ºC保存至干燥;
3)滴加6 μL、质量分数为0.1~0.5%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以封闭电极表面的非特异性活性位点,用pH 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冲洗电极表面,4 ºC晾干;
4)滴加6 μL不同浓度的皮质酮抗原,4 ºC下孵化20~40 min,用pH 7.4的PBS溶液冲洗电极表面,4 ºC 晾干,制得基于CdTe-Ag2Se纳米复合物的皮质酮电化学发光传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基于CdTe-Ag2Se纳米复合物的皮质酮电化学发光传感器作为皮质酮检测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检测步骤如下:
(1)使用电化学工作站的三电极体系进行测试,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为对电极,所制备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为工作电极,将电化学工作站和化学发光检测仪连接在一起将光电倍增管的高压设置为800 V,循环伏安扫描电位范围为0 V~1.4 V,扫描速率为0.1 V/s;
(2)在10 mL、pH 5.5~8.4的含15~25 mmol/L二丁基乙醇胺的PBS溶液中,通过电化学发光系统,检测对不同浓度的皮质酮产生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绘制工作曲线;
(3)将待测的皮质酮抗原样品溶液代替皮质酮抗原标准溶液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462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