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合成5-甲基-3;4二氢吡啶-2(1H)-酮化工中间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71635.8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5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根林;丁克鸿;徐林;王刚;殷恒志;崔竞方;王铖;陆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瑞祥化工有限公司;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1/86 | 分类号: | C07D211/86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揭玉斌;蔡志勇 |
地址: | 225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工中间体 催化氨解 二氢吡啶 合成吡啶 收率 高含盐废水 催化合成 丁酸甲酯 工艺路线 有机化工 回收 吗啉基 吗啉 制备 催化剂 套用 合成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工的技术领域,涉及5‑甲基‑3,4二氢吡啶‑2(1H)‑酮化工中间体合成的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以3‑甲基‑2‑(4‑吗啉基)环丁酸甲酯为原料,经催化氨解合成吡啶酮,收率不低于80%。本发明专利提供的环丁物催化氨解合成吡啶酮的制备方法,不产生高含盐废水,吗啉回收简单,具有工艺路线简单、产品收率高、催化剂简单易回收套用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工的技术领域,涉及5-甲基-3,4二氢吡啶-2(1H)-酮(简称:吡啶酮,CAS号:91936-25-3)化工中间体合成的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以3-甲基-2-(4-吗啉基)环丁酸甲酯(简称:环丁物,CAS号:91936-24-2)为原料,经催化氨解合成吡啶酮,收率不低于80%。本发明的特点具有工艺路线简单、催化剂廉价易回收、工业废水量少、产品收率高等优点。
背景技术
吡啶酮,结构如式(1)所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其经氯化即可生成2-氯-5-甲基吡啶和2,3-二氯-5-甲基吡啶,两者都是十分重要的农药和医药中间体。其中,2-氯-5-甲基吡啶可以合成农药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啉、烯啶虫胺等。2,3-二氯-5-甲基吡啶可以合成高效农药吡氟氯禾灵、定虫隆、氟啶胺等。
目前,公开报道合成吡啶酮的文献较少,US4473696描述了先将环丁物进行酸解合成4-甲醛基戊酸甲酯,4-甲醛基戊酸甲酯再和醋酸铵反应得到吡啶酮。此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环丁物酸解的过程中,生成大量的高含盐废水,工业生产中吗啉回收难度大,难以满足环保的要求。
为此,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环丁物催化氨解合成吡啶酮的制备方法,不产生高含盐废水,吗啉回收简单,该具有工艺路线简单、产品收率高、催化剂简单易回收套用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工的技术领域,涉及吡啶酮化工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以环丁物为原料,经催化氨解一步法合成吡啶酮,收率不低于80%。本发明的特点具有工艺路线简单、催化剂廉价易回收、工业废水量少、产品收率高和适合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其中,合成吡啶酮的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一种催化合成5-甲基-3,4二氢吡啶-2(1H)-酮的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环丁物、氨水和回收催化剂加入到高压釜中,并加热到设定温度,保温反应数小时。
(2)氨解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进行过滤,滤饼用水多次洗涤后,回收催化剂循环套用至步骤(1)。
(3)过滤后的滤液进行蒸馏回收吗啉,最后进行高真空蒸馏,得到吡啶酮粗品。
(4)将吡啶酮粗品进行重结晶,即可得到高纯度的吡啶酮产品。
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氨水浓度为1%~100%,用量为环丁物摩尔数的1~20倍。
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催化剂为铁、锌、铜、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铁、氧化锌、氧化铜、氧化亚铜、氯化铁、氯化亚铁、氯化锌、氯化铜和氯化亚铜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用量为环丁物质量的0.01%~20%。
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50℃~140℃,反应时间为1~10h。
上述步骤(4)中,采用的重结晶溶剂为苯、甲苯、二甲苯、氯苯、邻二氯苯、乙腈、甲醇、乙醇、氯仿、乙酸乙酯、环己烷、丁酮和丙酮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本发明解决了专利US4473696报道的两步法合成吡啶酮工艺中高含盐废水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工艺路线简单,环保,收率及收率高的新合成方法,其具备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瑞祥化工有限公司;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瑞祥化工有限公司;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16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