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工位蠕变试验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69484.2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7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刚;朱强;卢宏兴;徐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8 | 分类号: | G01N3/18;G01N3/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工位蠕变 试验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材料应力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多工位蠕变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封闭式的加热炉、移动连接在所述加热炉内并对试样施力的驱动组件和连接在所述试样上的测试组件,所述加热炉包括圆盘状的底板件和炉体,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可相对于所述炉体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和可相对于所述底板件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多个所述试样预固定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端面上,每一所述试样离所述底板件圆心的距离相同,且其中一个所述试样上还连接有用于比对温度的热电偶;然后通过上述装置和方法可以解决现有的蠕变试验机无法进行批量同时测量,并且载荷和温度控制无法精确同步控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应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工位蠕变试验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航空航天领域,高温合金零件在高温应力环境中会发生蠕变现象,即随时间延长应变逐渐增加。蠕变性能是高温合金材料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蠕变测试是新型高温合金开发不可缺少的试验之一。目前蠕变试验机大多是进行单轴拉伸蠕变试验,蠕变试验时间长成本高是进行大批量蠕变测试的最大限制因素。目前也有多根并行测试装置可以进行多试样同步测试,但在均等载荷控制方面和恒温温度控制方面无法做到精准同步的控制,并且试验温度区间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蠕变试验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蠕变试验机无法进行批量同时测量,并且载荷和温度控制无法精确同步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解决的:一种多工位蠕变试验装置,包括封闭式的加热炉、移动连接在所述加热炉内并对试样施力的驱动组件和连接在所述试样上的测试组件,所述加热炉包括圆盘状的底板件和炉体,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可相对于所述炉体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和可相对于所述底板件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多个所述试样预固定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端面上,每一所述试样离所述底板件圆心的距离相同,且其中一个所述试样上还连接有用于比对温度的热电偶。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呈圆桶状,且所述炉体内连接有用于均衡加热的硅钼棒,多个所述硅钼棒均匀布置在所述炉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上的驱动轴和连接在所述驱动轴末端并随所述驱动轴上下伸缩移动的圆盘压板件,所述圆盘压板件移动连接在所述炉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圆盘压板件的中心和所述底板件的中心均在所述驱动轴的轴线延长线上,且所述试样距所述底板件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圆盘压板件的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泵和连接在所述驱动泵上的多个驱动杆,所述底板件上设有多个可供所述驱动杆上端穿过的穿孔,每一所述驱动杆顶端限位连接有一个所述试样。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泵包括液压缸体和容置在所述液压缸体内的液压油所述液压缸体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可供所述驱动杆连接的驱动槽。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试样上的引伸计、载荷传感器和连接在所述炉体内的温度传感器,以及温度显示组件和调控组件。
本发明提供的多工位蠕变试验装置相对于现有的技术具有的技术效果为:通过将加热炉封闭设置,进而可以使得加热炉内的温度更加的均衡,同时将多个试样均匀布置在第二驱动组件上,进而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相对移动时压缩多个该试样,进而每个试样的载荷均匀且相同,从而可以测试出同样温度下多个试样的蠕变数据;同时在多个试样中选取一个作为参比试样,通过调节该测试组件测试的实际温度与热电偶的实测温度相同,从而可以保证温度的控制更加的精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蠕变试验方法,其通过前述的多工位蠕变试验装置来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多个试样放置在第二驱动组件的顶端上,并选取其中一个所述试样作为参比试样;
S2、驱动该第一驱动组件使得该第一驱动组件的下端面抵接在所述试样上,并施加预载荷;
S3、驱动炉体移动至与底板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94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松花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白蔻调味油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