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工位蠕变试验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69484.2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7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刚;朱强;卢宏兴;徐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8 | 分类号: | G01N3/18;G01N3/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工位蠕变 试验装置 方法 | ||
1.一种多工位蠕变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式的加热炉、移动连接在所述加热炉内并对试样施力的驱动组件和连接在所述试样上的测试组件,所述加热炉包括圆盘状的底板件和炉体,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可相对于所述炉体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和可相对于所述底板件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多个所述试样预固定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端面上,每一所述试样离所述底板件圆心的距离相同,且其中一个所述试样上还连接有用于比对温度的热电偶;所述多工位蠕变试验装置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支撑横梁,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在所述支撑横梁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上的驱动轴和连接在所述驱动轴末端并随所述驱动轴上下伸缩移动的圆盘压板件,所述驱动轴可伸缩移动连接所述支撑横梁,所述圆盘压板件移动连接在所述炉体内,所述圆盘压板件的中心和所述底板件的中心均在所述驱动轴的轴线延长线上,且所述试样距所述底板件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圆盘压板件的半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蠕变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呈圆桶状,且所述炉体内连接有用于均衡加热的硅钼棒,多个所述硅钼棒均匀布置在所述炉体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蠕变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泵和连接在所述驱动泵上的多个驱动杆,所述底板件上设有多个可供所述驱动杆上端穿过的穿孔,每一所述驱动杆顶端限位连接有一个所述试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工位蠕变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泵包括液压缸体和容置在所述液压缸体内的液压油所述液压缸体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可供所述驱动杆连接的驱动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蠕变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试样上的引伸计、载荷传感器和连接在所述炉体内的温度传感器,以及温度显示组件和调控组件。
6.一种蠕变试验方法,其通过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多工位蠕变试验装置来操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多个试样放置在第二驱动组件的顶端上,并选取其中一个所述试样作为参比试样;
S2、驱动该第一驱动组件使得该第一驱动组件的下端面抵接在所述试样上,并施加预载荷;
S3、驱动炉体移动至与底板件连接;
S4、控制炉体进行加热,待温度稳定后进行恒温加热处理,然后启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继续施加载荷;
S5、记录温度、载荷和蠕变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蠕变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预载荷的施加量为500N。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蠕变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步骤S4中,加热处理待温度恒定后,恒温处理30min,然后第二驱动组件继续施加载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94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松花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白蔻调味油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