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蜗轮生产线的移载定位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668562.7 | 申请日: | 2017-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2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 发明(设计)人: | 程旗凯;俞兴;洪灵;陈源通;陈卸件;王京;余晓春;朱振;潘浩雷;张庆权;黄小健;陈艳丽;金璐;洪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硕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24 | 分类号: | B65G47/24 |
| 代理公司: | 浙江纳祺律师事务所33257 | 代理人: | 朱德宝 |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蜗轮 生产线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设备中的定位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蜗轮生产线的移载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蜗轮是用在大型设备上的传动件,就像齿轮一样。但是蜗轮的结构相较于齿轮更加复杂,尤其是蜗轮的凹齿,其加工难度相较于齿轮更高。一般情况下,蜗轮的加工包括以下工序:1、车外圆,内孔,倒角;2、中转;3、人工检测; 4、中转;5、滚齿;6、中转;7、钢珠检测公法线;8、中转;9、拉键槽;10、中转;11、倒棱去毛刺;12、中转;13、外圆精磨;14、中转;15、人工检测; 16、装箱中转;17、清洗;18、中转;19、涂防锈油;20、库存。但是,上述的许多道工序都是人工操作的,例如,上述的每一道中转工序都是人工操作的。因此,在订单量较大的情况下,操作工人往往显得手忙脚乱,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蜗轮生产线的移载定位装置,可以将蜗轮从上一工位移载到下一工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蜗轮生产线的移载定位装置,包括两侧相对的倍速链型材、设于所述倍速链型材内的链条、以及驱动所述链条沿所述倍速链型材的长度方向平移的电机;两侧相对的所述倍速链型材之间形成轨道,所述链条的链轮相对于所述轨道向上凸出;
还包括设于所述轨道上的工装板,所述工装板包括用于装载蜗轮的圆孔,所述工装板放置于所述轨道上,其两侧端部抵靠两侧相对的所述倍速链型材,其底部贴合所述链条的链轮。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还包括设于所述倍速链型材的首端的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可向上伸出的顶针;所述工装板包括多个和所述顶针配合的定位孔。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倍速链型材的尾端,所述电机通过传动组件驱动所述链条沿所述轨道的方向平移,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倍速链型材的尾端的主动链轮和位于所述倍速链型材的尾端的从动链轮;所述链条套在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上,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主动链轮。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倍速链型材的尾端还设有主动轴承固定板,所述主动轴承固定板位于所述主动链轮的下方,所述主动轴承固定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缺口,所述主动链轮相对于所述缺口向下凸出。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主动轴承固定板的相对两侧还分别设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位于所述缺口的上方并且固定连接所述倍速链型材。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主动轴承固定板上还设有带立式座轴承,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带立式座轴承。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倍速链型材的首端还设有从动轴承固定板,所述从动轴承固定板位于所述从动链轮的下方,所述从动轴承固定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缺口,所述从动链轮相对于所述缺口向下凸出。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从动轴承固定板的相对两侧还分别设有张紧调节座,所述张紧调节座包括长形孔,所述长形孔的长度方向和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从动链轮通过从动轴固定于所述张紧调节座上。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链轮包括转轴和轮体,所述轮体可以绕所述转轴转动。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两侧相对的所述倍速链型材之间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相对于所述轨道向下凹陷。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蜗轮生产线的移载定位装置,通过两侧相对的倍速链型材形成供工装板平移的轨道,并且通过链条的传动驱动工装板沿着轨道平移。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工装板上装载蜗轮,因此可以将蜗轮从上一工位移载到下一工位。在上述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动化操作,无需工人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蜗轮生产线的移载定位装置的平面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蜗轮生产线的移载定位装置的一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蜗轮生产线的移载定位装置的另一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蜗轮生产线的移载定位装置的又一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链条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硕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硕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85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鳞板输送带上料装置
- 下一篇:能够自动旋转工件的输送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