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诺丽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7484.0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68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友根;马文婷;胡征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04;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570228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诺丽内生 真菌 分离 鉴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诺丽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方法,属于微生物分离鉴定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诺丽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诺丽果和叶进行表面消毒;2)将诺丽果和叶的内部组织置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25±1℃黑暗条件下培养8~10天;3)将步骤2)培养得到的菌株进行传代培养,通过4~5次连续的菌丝尖端转移进行纯化,得到诺丽内生真菌;4)对步骤3)得到的诺丽内生真菌进行ITS测序鉴定。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诺丽内生真菌的有效分离和鉴定,利用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通过发酵技术生产相应的活性物质,为发掘内生真菌在诺丽中的药效作用奠定基础,亦为抗癌、抗炎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分离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诺丽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内生真菌(Endophytic fungi)是指那些生活在地上部分且活的植物组织体内,但不引起宿主植物患病的一类有益真菌。因此,植物内生真菌是植物体内微生态系统中的天然组成成分,其长期生活在植物体内这种特殊环境中,不会导致植物患病,反而与宿主植物协同进化,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互惠共生的关系。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十分丰富,具有抗菌、抗肿瘤、抗病毒、杀虫、调节免疫及促进植物生长等生物活性,是筛选生物活性成分或先导化合物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工业发酵、生物制药、农业生产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诺丽(Morinda citrifolia Linn.)是茜草科巴戟天属的植物,在热带地区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最早可追溯到317世纪晚期。1943年,美国政府将诺丽果认定为可食用植物资源;2003年,欧盟委员会提名诺丽果汁为一种新资源食品;2010年5月,中国卫生部批准诺丽果浆为新资源食品。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研究证明,诺丽果和果汁对某些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和辅助治疗作用,如抗肿瘤、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护肝、抗菌消炎、改善糖尿病、抗血脂、降血压、改善痛风等。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新功能的不断发现,诺丽果已经成为世界药用植物和保健饮料的新宠。
诺丽因其卓有特效的抗癌效果而屡遭砍伐及毁灭性利用,加上种群分布的局限性,使得该植物种质资源并不丰富,甚至于处于濒危灭绝的边缘。由于内生真菌具有产生和寄主植物一样的次生代谢产物和活性成分,且分离纯化的内生真菌能通过发酵技术生产相应的活性物质,内生真菌的药用价值已成为国际热点,需最大可能地保留内生真菌不被杀灭。目前内生真菌常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其缺陷有:(1)表面过分消毒,杀死部分内生真菌;(2)表面消毒不充分,表面菌污染;(3)生长快的内生真菌覆盖一些生长缓慢的真菌;(4)所用培养基不能确保所有内生真菌都生长。诺丽内生真菌的药用潜力并没有实现较大程度的挖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诺丽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诺丽内生真菌的有效分离和鉴定,为抗癌、抗炎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诺丽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诺丽果和叶进行表面消毒;
2)将诺丽果和叶的内部组织置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25±1℃黑暗条件下培养8~10天;
3)将步骤2)培养得到的菌株进行传代培养,通过4~5次连续的菌丝尖端转移进行纯化,得到诺丽内生真菌;
4)对步骤3)得到的诺丽内生真菌进行ITS测序鉴定。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中的诺丽果和叶为八成熟。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的表面消毒包括次氯酸钠溶液消毒和乙醇溶液消毒。
优选的是,所述次氯酸钠溶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浓度为2.6~3.5%,所述乙醇溶液中乙醇的质量浓度为75%。
优选的是,次氯酸钠溶液消毒的时间为60~300s,乙醇溶液消毒的时间为30~18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74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