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诺丽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7484.0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68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友根;马文婷;胡征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04;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570228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诺丽内生 真菌 分离 鉴定 方法 | ||
1.一种诺丽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对诺丽果和叶进行表面消毒;所述步骤1)的表面消毒包括次氯酸钠溶液消毒和乙醇溶液消毒;所述次氯酸钠溶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浓度为2.6%,所述乙醇溶液中乙醇的质量浓度为75%;次氯酸钠溶液+乙醇溶液消毒时间以下述组合进行表面消毒:80s+180s、240s+150s、240s+180s、300s+90s、300s+120s、300s+150s或300s+180s;所述步骤1)的表面消毒后还包括:采用无菌水对诺丽果和叶清洗2~4次;
2)将诺丽果和叶的内部组织置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25±1℃黑暗条件下培养8~10天;步骤2)得到的诺丽果和叶的边缘部分采用组织印迹法进行无菌检测;
3)将步骤2)培养得到的菌株进行传代培养,通过4~5次连续的菌丝尖端转移进行纯化,得到诺丽内生真菌;
4)对步骤3)得到的诺丽内生真菌进行ITS测序鉴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诺丽果和叶为八成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得到的诺丽内生真菌后还包括:将诺丽内生真菌在马铃薯葡萄糖肉汤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所述培养条件为25±1℃,20rpm进行液体暗培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ITS测序鉴定基于核糖体ITS区域的ITS1f和ITS4基因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ITS测序鉴定用引物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74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