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扶手箱高度的方法、装置、扶手箱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7318.0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3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5/00 | 分类号: | B62D65/00;B60R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魏嘉熹;南毅宁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扶手 高度 方法 装置 车辆 | ||
1.一种确定扶手箱高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照预设的人体尺寸,以人体的肩部与上臂相交的中心点为球心,所述人体尺寸的上臂长度的值为半径,做第一球;
在模拟握住转向盘上的最内点向下转动的过程中,针对从所述转向盘最内至最下的每个点,分别以该点为球心,所述人体尺寸的小臂长度加上手腕到手握距离的值为半径,做多个第二球;
分别确定所述多个第二球中的每个第二球与所述第一球的相交圆,获得多个相交圆,以表征人体靠近车辆扶手箱一侧的手掌握住转向盘上的最内点向下转动预设角度的转动过程;
确定所述转动过程中,手肘位置的变化情况;
根据所述手肘位置的变化情况,确定所述扶手箱高度的取值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车辆的驾驶位置的座椅宽度;
根据所述座椅宽度,确定用于表征所述扶手箱靠近所述驾驶位置一侧的边界的竖直平面;
根据所述手肘位置的变化情况,确定所述扶手箱高度的取值范围,包括:
根据所述手肘位置的变化情况及所述竖直平面,确定所述扶手箱高度的取值范围的最大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转动过程中,手肘位置的变化情况,包括:
针对所述多个相交圆中的每个相交圆,分别以每个相交圆上的最内点为球心,所述人体尺寸的肘半径为半径,做多个第三球;
其中,所述多个相交圆对应的全部第三球形成的包络用于表征所述手肘位置在所述转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手肘位置的变化情况,确定所述扶手箱高度的取值范围,包括:
分别确定所述多个第三球中每个第三球球面上的下极值点;
根据所述多个第三球包括的全部第三球对应的全部下极值点,确定所述扶手箱高度的取值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座椅宽度,确定用于表征所述扶手箱靠近所述驾驶位置一侧的边界的竖直平面,包括:
以所述车辆的乘坐基准点R为原点,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为X方向,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为Y方向,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为Z方向,将距离所述R点第一值的Y平面确定为所述竖直平面,所述第一值为所述座椅宽度的1/2与预设间隙宽度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手肘位置的变化情况及所述竖直平面,确定所述扶手箱高度的取值范围的最大值,包括:
针对所述多个相交圆中的每个相交圆,分别确定每个相交圆与所述平面相交的下交点,以该下交点为球心,所述人体尺寸的肘半径为半径,做多个第四球;
分别确定所述多个第四球中每个第四球球面的下极值点;
将所述多个第四球的下极值点中的最小值确定为所述扶手箱高度的最大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球与所述竖直平面的交线圆;
将所述人体的躯干线投影到所述竖直平面;
以所述躯干线的投影线与所述交线圆的下交点为球心,所述人体尺寸的肘半径为半径,做第五球;
将所述躯干线的投影线与所述第五球相交的下交点的Z向高度确定为所述扶手箱高度取值范围的最小值。
8.一种车辆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箱高度位于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确定出的高度的取值范围内。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扶手箱。
10.一种确定扶手箱高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模拟模块,被配置为按照预设的人体尺寸,以人体的肩部与上臂相交的中心点为球心,所述人体尺寸的上臂长度的值为半径,做第一球;
在模拟握住转向盘上的最内点向下转动的过程中,针对从所述转向盘最内至最下的每个点,分别以该点为球心,所述人体尺寸的小臂长度加上手腕到手握距离的值为半径,做多个第二球;
分别确定所述多个第二球中的每个第二球与所述第一球的相交圆,获得多个相交圆,以表征人体靠近车辆扶手箱一侧的手掌握住转向盘上的最内点向下转动预设角度的转动过程;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转动过程中,手肘位置的变化情况;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手肘位置的变化情况,确定所述扶手箱高度的取值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73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差动转向的重型电驱动舵轮
- 下一篇:一种自行车便捷辅助停车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