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格列齐特缓释片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52866.4 | 申请日: | 2017-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5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 发明(设计)人: | 冯荣权;邵良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9/22 | 分类号: | A61K9/22;A61K31/64;A61K47/14;A61K47/18;A61P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强红刚 |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格列齐特缓释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格列齐特缓释片,由载药颗粒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匀后压片而成,所述的载药颗粒按如下方法制备而得:将山嵛酸甘油酯加热至65‑70℃熔融,然后保温过程中加葡甲胺搅匀,再加入格列齐特搅拌至熔融,冷却固化,制粒,其中格列齐特、山嵛酸甘油酯与葡甲胺的质量比为1:(1.5‑4.5):(0.1‑0.3)。该缓释片释药速率平稳,药物稳定性也较好,生物利用度高,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西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格列齐特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DM,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Insulin)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格列齐特最先由法国施维雅药厂开发成功,商品名为达美康(Diamicron),达美康目前已经在世界上130多个国家注册和销售。该药进入中国后,得到广大医生和专家和一致好评,现在已成为我国第一线口服降糖药。
格列齐特的化学名称为1-(3-氮杂双环[3.3.0]辛基)-3-对甲苯磺酰脲,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在氯仿中溶解,在甲醇中略溶,在水中难溶。为了能迅速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许军等人开发了格列齐特分散片(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 2671-2672)。CN1404832A公开一种快速崩解的格列齐特口服片及其制备工艺,在水中可迅速膨胀使格列齐特迅速溶出,具体工艺是将原料与填充剂充分混合后进行微粉处理,将表面活性剂溶于润湿剂中,制粒干燥压片而成。CN101744781A公开了一种格列齐特分散片,采用干法制粒工艺;该片剂口服后能迅速崩解,具有服用方便,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但由于其能迅速崩解、吸收快的特点,也造成了药物会短时间在体内达到很高的血药浓度,而极易引发低血糖,另外,其还存在日服用次数较多的缺点。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如果每天服药次数较多,将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若制成日服一次的缓释制剂,将极大地提高患者的顺应性,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因而研制格列齐特缓释制剂是非常必要而有意义的。临床上应用广泛的格列齐特缓释制剂包括骨架片、膜控释片、缓释微丸等,其缓释释放机制主要还是传统的骨架型释药或膜控型释药。骨架型缓释片存在释药不均一、易发生突释或释药不完全的问题;而膜控型缓释制剂存在包衣膜老化,长期放置释药变慢等问题。
CN102440972A公开了一种格列齐特缓释片,服用后患者体内格列齐特血液浓度长时间维持适当浓度,不易造成低血糖,大大提高了服药顺应性,服药次数适中;其采用的骨架材料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或乙基纤维素,骨架材料的含量为5%-15%,释放调节剂为羧甲基淀粉钠和/或交联聚维酮,含量为2%-5%。但该工艺既添加崩解剂,又添加缓释材料,工艺可控性不高,且崩解剂、骨架材料用量均较少,如果片剂中崩解剂和骨架材料用量不准确,可能造成制剂突释或难以释放的问题。CN1572294A公开了一种格列齐特缓释制剂,所用骨架材料由至少一种蜡类或包合脂肪类构成,占制剂总重的 10-40%。所制备的制剂在4-6小时之间释放约50%。然而,所用的蜡质材料或包合脂肪类熔点低,压片过程中容易粘冲,难以实现产业化大生产。CN101254178B公开一种格列齐特控释片,片心含有聚氧乙烯、格列齐特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片剂包有半透膜,一侧有释药孔。但是这种渗透泵控释片生产工艺复杂,不利于产业化大生产。
CN103191077A公开了一种格列齐特片剂,由格列齐特固体分散体颗粒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直接压片而成;所述的格列齐特固体分散体颗粒按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枸橼酸和聚醋酸乙烯酯在热熔挤出机中加热熔融,然后加入格列齐特熔融,将熔融液挤出制粒。该制剂是在格列齐特中加入枸橼酸和聚醋酸乙烯酯制备而成,聚醋酸乙烯酯在缓释制剂中大量使用,导致格列齐特的副作用也逐渐呈现,主要对人体的胃肠道刺激性作用,尤其是空腹服用,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反应,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低,也限制许多患者的使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28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