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酶C3转移酶基因治疗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50662.7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5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利;刘旭阳;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宁利;刘旭阳 |
主分类号: | A61K48/00 | 分类号: | A61K48/00;A61K38/45;A61P27/06;A61P27/02;A61P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3 转移酶 基因治疗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治疗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外酶C3转移酶基因治疗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青光眼是一种以眼压升高为主要危险因素,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凋亡为病理基础的视神经病变。传统的青光眼治疗方法主要是降低眼压,但临床实践证明,仅用降眼压方法不足以治疗该病。一些青光眼患者经药物或手术治疗控制眼压后,其视野损害仍在进一步加重。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眼压虽在相对正常范围,但视功能却仍然进行性受损,表明降眼压固然重要,但不能完全中断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的病理进程,如RGC凋亡和神经纤维丢失。因此,降眼压联合干预RGC凋亡(即神经保护)的方法才是治疗青光眼的理想途径。
Rho GTP酶(Rho GTPases,Rho)是GTP结合蛋白,单体分子量为20-30kDa,属于Ras超家族成员,作为分子开关(molecular switch)参与多项细胞活动的调节,如细胞骨架、细胞粘连、分泌内吞、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等。近年来,有研究显示Rho通路在调节NMDA介导的神经兴奋性毒性中有重要作用。在大鼠海马神经元中RhoA调节NMDA受体的功能;并且NMDA引起Ca2+内流能激活Rho的活性,进一步激活p38α引发神经元凋亡。同时有报道显示Rho下游分子ROCK的抑制剂H-1152P和Rho激酶抑制剂fasudil分别在视神经挤压损伤(optic nerve crush)模型和兴奋性毒性损伤模型中能促进RGC的存活,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因此,抑制Rho及其下游分子ROCK可成为青光眼治疗中神经保护的重要途径。外酶C3转移酶(Exoenzyme C3 Transferase,C3)是从肉毒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中分离出来的特异性Rho抑制剂。其抑制机理是使Rho核糖基化而失去功能。据文献报道,在视神经挤压损伤动物模型中经C3处理后,可增加RGC的存活和轴突的再生。然而,关于C3在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国内外罕有文献报道。
实验结果证实C3能有效的保护RGC,减轻由NMDA引起的神经毒性,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由于C3蛋白作为外源性蛋白,易被眼内水解酶降解,其作用仅能维持3天。如需反复玻璃体注射给药则失去临床实用意义。
因此,如果能开发一种同时兼顾视神经保护和降眼压药物,将会对青光眼预防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外酶C3转移酶(Exoenzyme C3Transferase,C3)基因治疗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发明人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显示C3转移酶基因能显著影响人小梁网细胞的肌动蛋白纤维、细胞骨架和细胞粘附,增加房水流出,从而起到降眼压的作用;C3转移酶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一种外酶C3转移酶基因治疗药物,包括C3基因通过与病毒载体构建重组载体,所述重组载体通过病毒包装获得C3转移酶基因治疗药物。
优选地,所述病毒载体包括慢病毒载体(Lentivirus,LV)或者腺相关病毒载体Adeno-associated virus(AAV)。
更优选地,所述慢病毒载体为LV病毒载体pLvx-MCMV-ZsGreen。
外酶C3转移酶基因在制备眼部神经保护药物或者降眼压药物中的应用。
外酶C3转移酶基因在制备青光眼预防药物或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外酶C3转移酶基因治疗药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C3基因序列设计扩增引物,并且在上下游引物分别引入合适的酶切位点;
S2.使用上述步骤设计的引物,PCR扩增目的基因;
S3.目的基因与病毒质粒构建重组质粒;
S4.阳性重组质粒筛选验证;
S5.阳性重组质粒进行病毒包装,获得外酶C3转移酶基因治疗药物。
优选地,所述上游引物引入的酶切位点为EcoR I;所述下游引物引入酶切位点为BamH I。
优选地,所述扩增引物为:
上游引物:5'-CGGAATTCATGGCTTATTCCATTAATCAAAAGGC-3';
下游引物:5'-CGGGATCCTTATTTAGGATTGATAGCTGTGC-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宁利;刘旭阳,未经王宁利;刘旭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06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