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稻蟹鳅立体复合生态种养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648724.0 申请日: 2017-08-01
公开(公告)号: CN107466753A 公开(公告)日: 2017-12-15
发明(设计)人: 李秀忠;王艳龙;张学宁;刘颖杰;郝利峰;徐妍;张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林大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翠湖湿地公园管理处
主分类号: A01G16/00 分类号: A01G16/00;A01G13/00;A01G9/10;A01K61/59;A01K61/10;A01K61/13;C02F1/00
代理公司: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代理人: 史霞
地址: 10008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稻蟹鳅 立体 复合 生态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态种植、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蟹鳅立体复合生态种养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为有效改善城市中空气、水体、土壤等的自然环境污染问题,为提高农田土地利用率帮助农民增收增产,同时也为百姓餐桌上的食品安全提供进一步保障,因此本发明将有机种养、一地多用、农民创收、环境改善、科普休闲等多种功能进行了融合创新,探索水稻、螃蟹、泥鳅三位一体的生态综合种养模式,通过科学的播种放养流程和及时有效的养护管理,田间各个生态位能够自身健康生长的同时,还能积极促进另两个种群的生长,一水三用,运用这种方式提高优质水稻的产量,让农民丰收,百姓获益,从而促进多元化复合生态模式的生成,使土地植被覆盖率提高,地表资源、水资源等得到充分利用,避免浪费。目前市面较为成熟的种养模式大多为“稻-蟹”、“稻-鱼”、“稻-虾”等,较少有“稻-蟹-鳅”种养模式的推广,由于泥鳅对水质及水温等环境条件的要求较高,养护管理难度较大,一旦管理不当将会造成大面积连锁损失。但是此模式的产出最大,经济效益最高,因此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种养模式就尤为必要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稻蟹鳅立体复合生态种养方法,建立了新的生态系统,稻田养蟹苗和泥鳅,能清除田中的杂草,防治土壤板结、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和分蘖,保持水质的清洁,防止因施肥等原因造成水质变坏提供害虫生长繁殖的场所和环境,具有清除大部分害虫的功能,特别是水稻虫害时,可将稻田水位加高,让蟹苗和泥鳅能摄食稻杆和稻叶上的害虫而无需使用药物杀虫,泥鳅和蟹苗的排泄物可供水稻吸收,促进水稻生长,同时,水稻为蟹苗和泥鳅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环境,互惠互利,相互依存,形成人为创造的生态小环境。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稻蟹鳅立体复合生态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稻田选择:选择靠近水源、水质清洁且土壤为壤土的稻田;

S2、田间整理:清除稻田内的水,在稻田内进行土地整理,种植前土地深耕两遍,每次耕地后人工清理杂草根、垃圾一次,旋地两遍打碎土块;在稻田的种养区域内修建单元埝埂,将种养区域分割设立多个种养单元,然后对每个种养单元的地面进行平整,单元埝埂高不低于50cm,顶宽不少于50cm;

S3、建设防逃设施:围绕每个种养单元四周的单元埝埂设置防逃网,防逃网材料采用塑料薄膜,防逃网具体设置为沿单元埝埂边沿每隔50~60cm用竹竿做桩,将薄膜下端埋入土中10~15cm,薄膜地上部分高出地面50cm以上,再用铁丝将薄膜固定在竹竿上,形成防逃网;

S4、水稻品种选择:选择茎秆坚硬、耐肥力强、不易倒伏、高产、抗逆力强、抗病抗虫力强的水稻品种;

S5、水稻育苗:4月初按常规稻2.5kg/亩或杂交稻1~1.5kg/亩的种子量浸种,用浸种灵2ml加水10kg浸种6kg的比例浸种,水温20℃时浸种3~4天;使用旱育秧的方法进行育苗,营养土的配制用80%河淤土或园田土,加20%腐熟过筛农肥配制而成,苗床地选在地势较高、土壤干燥的园田,浸种后的稻种沥水后播种,覆土后喷施丁草胺除草,覆无纺布保温,秧苗移栽前进行通风炼苗;

S6、整地、施基肥和消毒:4月下旬再次旋地两次,旋地前足施基肥,每亩施用水稻专用复混肥50kg和农家肥500~800kg,肥料均匀施入后旋耕;5月上旬稻田消毒,每亩用1.5kg的漂白粉兑水全田浇泼消毒,单元埝埂重点消毒;5月中旬引水泡田5~7天后,平地,准备移栽秧苗;

S7、放泥鳅:引水泡田完成后,于每亩稻田放养45~50尾泥鳅,雌雄比例2:1,泥鳅放养前用3%的食盐溶液浸泡10min,再投放入稻田;

S8、移栽水稻:5月末,移栽秧苗,按照22~25穴/m2的种植密度种植秧苗,秧苗量按常规稻4~5株/穴或杂交稻2~3株/穴进行种植;

S9、放蟹苗:在秧苗移栽7天后放幼体蟹苗,每亩稻田放养1.0~1.25kg;

S10、施肥:6月中旬,水稻分蘖期,每亩补施尿素2.5kg或腐植酸3kg拌土畦面撒施,隔3~5天重复再施一次;7月中旬水稻孕穗期,每亩补施尿素2.5kg或腐植酸3kg拌土畦面撒施,隔3~5天重复再施一次;

S11、除草与防病:人工拨除大水草;出现轻微病虫害时,将种养单元内的水位升高2~3天,使蟹苗和泥鳅摄食稻杆和稻叶上的害虫,出现严重病虫害时使用生物药剂并采用茎叶喷雾施药方法,施药时需避开蟹脱壳高峰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大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翠湖湿地公园管理处,未经北京林大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翠湖湿地公园管理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87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