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稻蟹鳅立体复合生态种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48724.0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6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忠;王艳龙;张学宁;刘颖杰;郝利峰;徐妍;张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大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翠湖湿地公园管理处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G13/00;A01G9/10;A01K61/59;A01K61/10;A01K61/13;C0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稻蟹鳅 立体 复合 生态 方法 | ||
1.一种稻蟹鳅立体复合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稻田选择:选择靠近水源、水质清洁且土壤为壤土的稻田;
S2、田间整理:清除稻田内的水,在稻田内进行土地整理,种植前土地深耕两遍,每次耕地后人工清理杂草根、垃圾一次,旋地两遍打碎土块;在稻田的种养区域内修建单元埝埂,将种养区域分割设立多个种养单元,然后对每个种养单元的地面进行平整,单元埝埂高不低于50cm,顶宽不少于50cm;
S3、建设防逃设施:围绕每个种养单元四周的单元埝埂设置防逃网,防逃网材料采用塑料薄膜,防逃网具体设置为沿单元埝埂边沿每隔50~60cm用竹竿做桩,将薄膜下端埋入土中10~15cm,薄膜地上部分高出地面50cm以上,再用铁丝将薄膜固定在竹竿上,形成防逃网;
S4、水稻品种选择:选择茎秆坚硬、耐肥力强、不易倒伏、高产、抗逆力强、抗病抗虫力强的水稻品种;
S5、水稻育苗:4月初按常规稻2.5kg/亩或杂交稻1~1.5kg/亩的种子量浸种,用浸种灵2ml加水10kg浸种6kg的比例浸种,水温20℃时浸种3~4天;使用旱育秧的方法进行育苗,营养土的配制用80%河淤土或园田土,加20%腐熟过筛农肥配制而成,苗床地选在地势较高、土壤干燥的园田,浸种后的稻种沥水后播种,覆土后喷施丁草胺除草,覆无纺布保温,秧苗移栽前进行通风炼苗;
S6、整地、施基肥和消毒:4月下旬再次旋地两次,旋地前足施基肥,每亩施用水稻专用复混肥50kg和农家肥500~800kg,肥料均匀施入后旋耕;5月上旬稻田消毒,每亩用1.5kg的漂白粉兑水全田浇泼消毒,单元埝埂重点消毒;5月中旬引水泡田5~7天后,平地,准备移栽秧苗;
S7、放泥鳅:引水泡田完成后,于每亩稻田放养45~50尾泥鳅,雌雄比例2:1,泥鳅放养前用3%的食盐溶液浸泡10min,再投放入稻田;
S8、移栽水稻:5月末,移栽秧苗,按照22~25穴/m2的种植密度种植秧苗,秧苗量按常规稻4~5株/穴或杂交稻2~3株/穴进行种植;
S9、放蟹苗:在秧苗移栽7天后放幼体蟹苗,每亩稻田放养1.0~1.25kg;
S10、施肥:6月中旬,水稻分蘖期,每亩补施尿素2.5kg或腐植酸3kg拌土畦面撒施,隔3~5天重复再施一次;7月中旬水稻孕穗期,每亩补施尿素2.5kg或腐植酸3kg拌土畦面撒施,隔3~5天重复再施一次;
S11、除草与防病:人工拨除大水草;出现轻微病虫害时,将种养单元内的水位升高2~3天,使蟹苗和泥鳅摄食稻杆和稻叶上的害虫,出现严重病虫害时使用生物药剂并采用茎叶喷雾施药方法,施药时需避开蟹脱壳高峰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蟹鳅立体复合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种养单元均设有注水口和排水口,注水口和排水口处均设有双层防护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稻蟹鳅立体复合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种养单元内的水每隔2~4天进行一次换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蟹鳅立体复合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引水泡田期间,将海泡石颗粒、分子筛颗粒、以及活性炭颗粒按质量比为2:3.5:4混合后装入滤网袋中制成水质净化袋,然后放于稻田的水底,每亩稻田放入30~40个水质净化袋,每隔8~10天取出水质净化袋并进行清洗,然后重新放入稻田水底;
其中,所述海泡石颗粒、所述分子筛颗粒、以及所述活性炭颗粒中最小颗粒的粒径要大于所述滤网袋的网孔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蟹鳅立体复合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药剂的制备方法为:按以下重量份数将蓖麻叶20份、烟叶10份、大蒜10份、花椒5份、以及青蒿叶8份混合捣烂后加入250重量份的水,超声10min后,再浸泡24h,然后过滤得滤液,将滤液与2重量份的份麦芽糊精搅拌混合均匀,即得到所述生物药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稻蟹鳅立体复合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蓖麻叶、烟叶、大蒜、花椒、以及青蒿叶均为新鲜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大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翠湖湿地公园管理处,未经北京林大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翠湖湿地公园管理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87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