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轮毂PCD孔多轴钻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47471.5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3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沈金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金田 |
主分类号: | B23B35/00 | 分类号: | B23B35/00;B23B3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轮毂 pcd 孔多轴 钻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铝合金轮毂PCD孔多轴钻孔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轮毂根据厂家和车型的不同,有不同的PCD孔,它们的数量,节圆直径都不一致,PCD孔的加工多用CNC机床,由数控程序控制钻头,一个个钻制,大批量的生产会浪费加工时间;也可以用多孔钻一次钻制成型,采用固定式的多孔钻,每换一个型号的轮毂,需要重新制作多孔钻,成本投入大,使用手动的可调多孔钻,每换一个型号的轮毂,需要重新调整孔距和数量,人工操作费时费力,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轮毂PCD孔多轴钻孔方法,解决了现有铝合金轮毂PCD孔不能同时加工的问题,具备根据轮毂型号自动调整PCD孔节圆直径和数量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轮毂PCD孔多轴钻孔方法,用户将钻头主轴2上的锥柄插入数控机床的主轴套内,将机床电气系统的通讯线插到控制箱外部的通用通讯接口上就可以使用装置,根据铝合金轮毂PCD孔节圆直径和孔数进行数控编程,根据PCD孔直径和中心孔直径,选择PCD孔钻头403和中心钻204,并分别让第二电主轴402和第一电主轴205夹持,装置工作时,数控系统会自动控制每个转轴104上的第二电机3转动,使支承组件1的相对角度与轮毂上PCD孔相对角度一致,当轮毂PCD孔数是八个时,八个支承组件1都参加工作,当轮毂PCD孔数是六个时,有两个第二电机3不动作,相应有两个支承组件1不改变位置,其余六个第二电机3动作,使其它的六个支承组件1相对角度发生变化,直到与轮毂PCD孔角度一致为止,对于轮毂PCD孔数小于八个的,装置调整方式参照PCD孔数为六个的方式进行;数控系统通过控制第一电机101,使钻头滑座4直线运动,从而改变PCD孔钻头之间的节圆直径;数控系统通过分别控制第二电主轴402,使PCD孔钻头403按指定钻速钻孔,当轮毂PCD孔数是八个时,数控系统会让八个第二电主轴402工作,当轮毂PCD孔数是六个时,数控系统会让六个第二电主轴402工作,依此类推;数控系统控制第一电主轴205使中心钻204按指定的钻速工作。
在普通数控机床上使用,只需要对数控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将机床电气系统的通讯线与装置控制箱上的通用通讯接口单元相连,就通过二次开发后的数控系统编程控制装置第一电机101,第二电机3,第一电主轴205和第二电主轴402。
通过将八个支承组件1分别装在钻头主轴2上,在八个支承组件1下装八个PCD孔钻头403,并将中心钻204装在钻头主轴2下。
通过下花盘203采用下孔和弧形腰形槽圆心同轴的结构,并将转轴104和滚动轴103分别装在下孔和弧形腰形槽里,使每个支承组件1绕着每个下孔的中心在弧形腰形槽里转动。
通过在每个转轴104上装第二电机3,再通过数控系统控制第二电机3,可以使每个支承组件的相对角度按要求变化,自动适应不同PCD孔分布角度的变化,与传统多孔钻相比,具备了适应不同轮毂PCD孔角度变化的要求,避免了改变轮毂规格就更换多孔钻或手动调整多孔钻的情况,减少了加工工序和工艺准结时间。通过在支承组件底面设置滑块凸台,滚珠丝杆108,可以使钻头滑座4在支承组件1上来回直线移动,装在钻头主轴2上后,可以实现每个PCD孔钻头403来回滑动,改变PCD孔钻头403到钻头主轴2中心的距离。通过机床数控系统控制第一电机101,实现PCD孔节圆直径的自动改变,每个第二电主轴402只控制一个PCD孔钻头403,功率不分散,避免了传统多孔钻,钻大孔时功率不够,孔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降低的情况,保证了PCD孔在多孔加工时的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在普通数控机床上使用,只需要对数控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将机床电气系统的通讯线与装置控制箱上的通用通讯接口单元相连,就可以通过二次开发后的数控系统编程控制装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电主轴和第二电主轴,从而控制装置各动作的运行,不需要其它的电气系统连线,就可以在不同的数控机床上使用,钻头主轴采用通用锥柄结构,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与传统数控改造相比,连接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改造的效率,降低了改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金田,未经沈金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74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外停车位汽车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绿化带智能停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