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水循环利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47331.8 | 申请日: | 2017-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1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V50/00 | 分类号: | F24V50/00;F25B3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张宁;李琳 |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海水 热交换单元 海水循环 提取单元 热交换 温度调节单元 海水能量 周围环境影响 集中供暖 太阳辐射 位置提取 温度稳定 制冷空调 海平面 小区 海洋 城镇 吸收 | ||
1.一种海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海水提取单元,用于从低于海平面以下20米的位置提取海水;
热交换单元,从所述海水提取单元接收海水,与海水进行热交换以吸收海水能量,所述热交换单元与温度调节单元连接,并将海水能量供给所述温度调节单元使用;以及
海水送还单元,与所述热交换单元连接,用于将经过热交换的海水送还至海洋;
其中,所述温度调节单元包括制冷单元和供暖单元之一或两者,当所述海水循环利用系统用于供暖时,所述海水提取单元从第一取水点提取海水并输送至热交换单元,通过所述热交换单元吸收海水能量,输出热能,并供给所述供暖单元使用,通过所述海水送还单元将降温后的海水送还至海洋,其中,所述第一取水点位于海平面以下20米~300米,当所述海水循环利用系统用于制冷时,所述海水提取单元从第二取水点提取海水并输送至热交换单元,通过所述热交换单元与海水热交换,输出冷能,并供给所述制冷单元使用,通过所述海水送还单元将升温后的海水送还至海洋,其中,所述第二取水点低于海平面以下20米;
所述海水提取单元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以及封闭的海水中转池,其中,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取水点处,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三管道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管道的第二端插入所述海水中转池中,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取水点处,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三管道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所述第四管道的第一端插入所述海水中转池中,所述第四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热交换单元连接,通过所述第四管道将所述海水中转池中的海水输送至所述热交换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循环利用系统还包括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与所述海水提取单元连接,用于提取海水前对海水进行过滤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管道上,靠近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阀门,在所述第三管道上,所述第三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
其中,供暖时,所述第一阀门打开,所述第二阀门关闭,海水从所述第一取水点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三管道进入所述海水中转池,并通过第四管道输送至所述热交换单元;和/或制冷时,所述第一阀门关闭,所述第二阀门打开,海水从所述第二取水点通过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进入所述海水中转池,并通过第四管道输送至所述热交换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是倒虹吸管道,或者,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以及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分别形成U型连通器,使得海水从所述第一取水点或所述第二取水点进入所述海水中转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还包括从第二端延伸并与所述海水送还单元连接的延伸端,在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二端与延伸端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海水送还单元包括第五管道、第七管道以及海水回水池,
其中,所述第五管道的第一端插入所述海水回水池,所述第五管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热交换单元,所述第七管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海水回水池,且在所述第七管道上靠近所述第七管道的第一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五阀门,所述第七管道的第二端插入至海洋,
其中,供暖时,所述第三阀门关闭,所述第五阀门打开,通过所述热交换单元降温后的海水通过所述第五管道进入所述海水回水池,通过所述第七管道将所述海水回水池中的海水送还至海洋;和/或制冷时,所述第三阀门打开,所述第五阀门关闭,通过所述热交换单元升温后的海水通过所述第五管道进入所述海水回水池,通过所述第一管道将所述海水回水池中的海水送还至所述第一取水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单元包括多台热泵机组,所述多台热泵机组包括海源热泵机组和水源热泵机组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733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