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七多肽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47113.4 | 申请日: | 2017-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1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伟;高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善肽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A61K38/01;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33 | 代理人: | 朱丽丽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七 多肽 制备 方法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七多肽的制备方法,1)将干燥的三七粉碎,加入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维持10分钟;2)将步骤1)所得料液冷却至常温,调整pH至5.0‑9.0,加入复合酶,在50℃‑60℃下持续搅拌酶解2h‑4h;再加入木瓜蛋白酶,在50℃‑60℃下持续搅拌酶解2‑4h,再加热至80℃‑90℃,灭酶5min‑10min;3)由步骤2)所得料液经过离心、膜过滤、浓缩、喷雾干燥,得到三七多肽成品。本发明工艺简单,对生产设备的要求低,不采用任何有机试剂,不但能把三七中大部分多肽成分提取出来,而且操作过程简单并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具体为一种三七多肽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三七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四十种大宗大药材品种之一,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应用历史,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三七自古就有“止血神药”的美称。由于三七独特明显的功效,不断被拓展用途,保健、化工、医疗用量持续上升,尤其是我国进入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相关研发产品层出不穷,且需求量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三七多肽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三七多肽的制备方法,1)将干燥的三七粉碎,加入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维持10分钟;2)将步骤1)所得料液冷却至常温,调整pH至5.0-9.0,加入复合酶,在50℃-60℃下持续搅拌酶解2h-4h;再加入木瓜蛋白酶,在50℃-60℃下持续搅拌酶解2-4h,再加热至80℃-90℃,灭酶5min-10min;3)由步骤2)所得料液经过离心、膜过滤、浓缩、喷雾干燥,得到三七多肽成品。三七多肽在抑菌方面作用明显。
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复合酶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按照1:1-1:4进行复配而成。
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复合酶的添加量为添加三七重量的0.3-1.0%。
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木瓜蛋白酶添加量为添加三七重量的0.3-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工艺简单,对生产设备的要求低,不采用任何有机试剂,不但能把三七中大部分多肽成分提取出来,而且操作过程简单并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
2.预处理方法对提取收率的提升明显,通过加热的方法提升了预处理的浸提效果,增加了物料中可溶性物质的溶解程度。
3.采用复合酶酶解三七的方法,提取收率在35%以上,蛋白水解度为90%以上。酶解纯度高,极大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简化操作工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三七多肽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1:准确称取干东北三七100g,粉碎至40目,室温下加水至完全浸泡三七,加热至沸腾,持续搅拌10分钟,测定并调节pH值为6.0。加入0.6g复合酶,复合酶为纤维素酶、果胶酶按照1∶1进行复配而成,匀速搅拌,在55℃下酶解3小时;加入0.5g木瓜蛋白酶,匀速搅拌,在55℃下酶解2小时再经90℃,10分钟灭酶,再经离心、膜过滤,浓缩,喷雾干燥,得39g三七多肽成品,提取率为39%,成品呈白色,复水时间短,水溶性好。
实施例2:准确称取干东北三七100g,粉碎至40目,室温下加水至完全浸泡三七,加热至沸腾,持续搅拌10分钟,测定并调节pH值为5.5。加入0.3g复合酶,复合酶为纤维素酶、果胶酶按照1∶2进行复配而成,匀速搅拌,在55℃下酶解4小时;加入0.3g木瓜蛋白酶,匀速搅拌,在55℃下酶解3小时再经90℃,10分钟灭酶,再经离心、膜过滤,浓缩,喷雾干燥,得38g三七多肽成品,提取率为38%,成品呈白色,复水时间短,水溶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善肽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善肽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71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银杏多肽的制备方法及其新用途
- 下一篇:一种高鲜度酵母小肽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