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花香红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44849.6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3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茗之天下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06;A23F3/12;A23F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香 红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花香红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属全发酵茶,水色和叶底均为红色;传统工艺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制。按传统的工艺制得的红茶,即时品质较高的红茶泡制后只有单一的茶香,口味单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花香红茶制作方法,解决了传统红茶工艺制作的红茶口味单调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花香红茶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S1:将采摘的茶叶放入清水中漂洗3~5分钟,捞出后风干叶片表面的水;
S2:将茶叶按10~15厘米厚摊放在萎凋槽内,温度控制在33℃~38℃,相对湿度控制在68%~72%,萎凋3~5小时;
S3:用揉捻机进行揉捻,将茶叶揉捻成条,使茶叶的成条率达80%以上;
S4:将采摘的玫瑰花瓣洗净,并烘干至水含量为60%~65%;
S5:发酵室温度控制在32~36℃,空气湿度80~90%,将玫瑰花瓣和揉捻后的红茶均匀混合,摊放到发酵室发酵,摊放厚度为10~12厘米,发酵1~1.5小时后,翻抛散开冷却,静置8~10小时;再将发酵室温度控制在22~26℃,摊叶厚度6~8厘米,发酵1~2小时;
S6:将发酵后的茶叶在70℃~90℃下烘焙至含水量4~6%;
S7:将烘干后的茶叶和玫瑰花瓣分离。
其中,所述步骤S3中,揉捻机转速为60~75r/min,揉捻方法按空揉12~18min,加轻压揉8~12min,空揉6~8min,加中压揉8~12min,空揉5~10min,加重压揉6~12min,加轻压揉8~12min,空揉5~10min的顺序进行,使叶片成条。
其中,所述步骤S2和S3之间还包括: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10~-6℃的温度环境下0.5~1小时。
其中,所述步骤S6中使用焙笼在75℃~80℃温度下低火慢热烘干12~15个小时。
其中,所述步骤S5和步骤S6之间还包括:将茶叶摊开散热0.5~1个小时,摊放厚度为4~6厘米,使得茶叶走水均匀。
本发明的花香红茶制作方法中,将玫瑰花瓣烘干,并与红茶混合发酵,玫瑰的花香充分融入红茶中,泡制的红茶茶香中融入花香,具有独特的花香口味,提升了红茶的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花香红茶制作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花香红茶制作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将采摘的茶叶放入清水中漂洗3~5分钟,捞出后风干叶片表面的水。
步骤S2,将茶叶按10~15厘米厚摊放在萎凋槽内,温度控制在33℃~38℃,相对湿度控制在68%~72%,萎凋3~5小时。
步骤S3,用揉捻机进行揉捻,将茶叶揉捻成条,使茶叶的成条率达80%以上。
步骤S4,将采摘的玫瑰花瓣洗净,并烘干至水含量为60%~65%。
步骤S5,发酵室温度控制在32~36℃,空气湿度80~90%,将玫瑰花瓣和揉捻后的红茶均匀混合,摊放到发酵室发酵,摊放厚度为10~12厘米,发酵1~1.5小时后,翻抛散开冷却,静置8~10小时;再将发酵室温度控制在22~26℃,摊叶厚度6~8厘米,发酵1~2小时。
步骤S6,将发酵后的茶叶在70℃~90℃下烘焙至含水量4~6%。
步骤S7,将烘干后的茶叶和玫瑰花瓣分离,茶叶时细长条形,可通过条形网孔的竹筛将茶叶和花瓣分离。
本发明的花香红茶制作方法中,将玫瑰花瓣烘干,并与红茶混合发酵,玫瑰的花香充分融入红茶中,泡制的红茶茶香中融入花香,具有独特的花香口味,提升了红茶的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茗之天下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茗之天下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48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粗粮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健康茶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