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后车门防擦条的间隙面差检测工具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0552.2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9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高飞英;王巍;阮宏飞;严洁;江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王虹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后 车门 防擦条 间隙 检测工具 及其 检测 方法 | ||
1.一种车门防擦条的间隙面差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位于前后车门待装防擦条区域的第一检测工具(1)和与第二检测工具(2),
所述第一检测工具(1)包括第一框架(3)和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一框架(3)上设有模拟前防擦条标准件对应前车门(5)后端处形状的第一模拟条(7),所述第一模拟条(7)上设有与前防擦条标准件贴合前车门的一面对应的第一仿形面(7.1);
所述第二检测工具(2)包括第二框架(4)和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二框架(4)上设有模拟后防擦条标准件对应后车门(6)前端处形状的第二模拟条(8),所述第二模拟条(8)上设有与后防擦条标准件贴合后车门的一面对应的第二仿形面(8.1);
第一框架(3)包括第一金属框架(3.1)及第一金属长杆(3.2),所述第一金属长杆(3.2)在第一金属框架(3.1)前端沿车门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模拟条(7)连接于第一金属框架(3.1)后端;
所述第一检测工具(1)通过第一定位机构与前车门(5)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多个第一定位销和第一磁铁扣(9);
第一定位销为两个,为第一主定位销(11)和第一副定位销(13),第一主定位销(11)位于第一金属长杆(3.2)前端,第一副定位销(13)位于第一模拟条(7)上;
第一磁铁扣(9)至少为四个,其中两个位于第一模拟条(7)上,其余的位于第一金属框架(3.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防擦条的间隙面差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工具(2)通过第二定位机构与后车门(6)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多个第二定位销和第二磁铁扣(10),所述第二磁铁扣(10)与后车门(6)磁力贴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防擦条的间隙面差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第二框架(4)包括第二金属框架(4.1)及第二金属长杆(4.2),第二模拟条(8)连接于第二金属框架(4.1)前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防擦条的间隙面差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第二定位销为两个,为第二主定位销(12)和第二副定位销(14),第二主定位销(12)位于第二金属长杆(4.2)后端,第二副定位销(14)位于第二模拟条(8)上;
第二磁铁扣(10)至少为四个,其中两个位于第二模拟条(8)上,其余的位于第二金属框架(4.1)上。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车门防擦条的间隙面差检测工具的检测方法,步骤为:
模拟前后车门对接处装配完防擦条标准件后的形状;
采用间隙面差尺检测前后车门防擦条形状模拟处的间隙面差;
检测结果符合规定公差,则车门上安装防擦条的位置符合要求;若不合符公差,则对安装防擦条的位置进行调整直至检测结果符合规定公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防擦条的间隙面差检测工具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a.将第一检测工具(1)和与第二检测工具(2)分别定位连接于前后车门待装防擦条区域,此时第一检测工具(1)的第一模拟条(7)模拟前防擦条标准件对应前车门后端处形状,第二检测工具(2)的第二模拟条(8)模拟后防擦条标准件对应后车门前端处形状;
b.采用间隙面差尺检测第一模拟条(7)与第二模拟条(8)间的间隙面差;
c.若得到的数据在规定间隙面差公差范围内,则车门上安装防擦条的位置符合要求;若得到的数据在规定间隙面差范围外,则需调整车门在车身的位置、车门内外板间位置或防擦条在车门外板上的定位,直至检测结果符合规定公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防擦条的间隙面差检测工具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第一检测工具(1)连接于前车门的具体过程为:先将设置在第一检测工具(1)上的多个第一定位销插入前车门上对应设置的第一定位孔内;再将设置在第一检测工具(1)上的多个第一磁铁扣(9)与前车门(5)磁力贴合;
步骤a中第二检测工具(2)连接于后车门的具体过程为:先将设置在第二检测工具(2)上的多个第二定位销插入后车门上对应设置的第二定位孔内;再将设置在第二检测工具(2)上的多个第二磁铁扣(10)与后车门(6)磁力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05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使用方便的热水锅炉
- 下一篇:一种燃煤反烧环保热水锅炉